b区停尸间的门缓缓开启,一道黑影从缝隙里探出半截手臂,夹着一枚金属胸牌,正要里走。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陈砚没动,手已经滑进大褂,刀柄贴在掌心。
他等了两秒。
那人手腕一抖,胸牌卡在门框边缘,发出轻微的“叮”一声。
就是现在。
陈砚猛地蹬地扑上,左手一把攥住对方手腕,右手手术刀顺着袖口翻出,刀背狠狠砸在手肘关节。那人闷哼一声,镊子脱手落地。
他顺势拽人进门,膝盖顶住对方腹部,将整条手臂压在冷冻舱外壁上。
门外那只脚刚想后撤,陈砚抬腿横扫,来人失去平衡,半个身子被拖进停尸房。
灯光照清了脸——白大褂,口罩遮到鼻梁,镜片反着光。不是医院的人。
“谁让你来的?”陈砚声音不高,但手指扣住了对方腕动脉。
那人咬牙不答,左手悄悄往腰侧摸。
陈砚早有防备,膝盖一沉,压住他腰部神经束。那人身体一僵,动作停住。
“我不问第二遍。”陈砚把刀尖抵在他喉结下方,“你再动一下,我就划开你的气管。”
那人终于开口,声音沙哑:“我只是取样……没人让我来。”
“取什么?”
“92批的残留组织……还有……标记更新。”
陈砚眼神一紧:“标记?你在给尸体编号?”
“是记录。”那人喘了口气,“每具样本都要确认活性,防止……变异扩散。”
“病毒是你放的?”
“不是我!”那人急了,“我只是技术员!负责回收和登记!真正的实验不在这里,在东郊!”
陈砚盯着他眼睛,判断真假。三秒后,他松开膝盖,但刀仍没收。
“打开背包。”
那人迟疑。
“现在。”
他慢慢趴在地上,拉开随身背包。里面是几支试管、一个便携式冷藏盒,还有一台小型检测仪。陈砚拿起检测仪,屏幕还亮着,最后一行数据显示:lx—917—k—03 活性值 68%。
和绣品碎片上的坐标一致。
陈砚把仪器塞进自己口袋,又翻开冷藏盒。三支试管装着暗红色液体,标签写着“92—07 组织溶浆”。
“这东西能活多久?”
“常温下不超过四小时。”那人低声说,“低温可保存七十二小时,但必须避光。”
陈砚合上盖子,站起身,一脚踢开对方的镊子。
“走吧,离开这儿。别回头,也别报警。”
那人爬起来,捂着手臂踉跄后退,临出门前回头看了眼:“b—36不是空的,只是他们把它移走了。”
门关上。
陈砚站在原地,没动。他低头看着手中的试管,忽然想起什么,从内袋掏出紫外线笔灯,照向液面。
荧光浮现。
不是编码,是一串波纹状痕迹,像是某种信号图谱。
他记下了形状,转身走到控制台前,插上主机硬盘,重新登录系统。输入19890715,再次进入日志界面。
这次他调出环境监控记录,筛选过去二十四小时的空气成分变化。
凌晨三点十七分,b区通风系统短暂启动,持续八分钟。期间,空气中检测到微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与码头集装箱内残留物高度相似。
不是巧合。
有人用通风管道喷洒了什么东西。
他拔下硬盘,抓起试管和检测仪,快步往外走。
外间,周慧萍还在等。
“你怎么脸色这么差?”她一见他就问。
“刚碰上个不该在这儿的人。”陈砚把试管递给她,“这个,马上送去法医中心,亲手交给秦雪。告诉她,加急做三件事:基因比对、纳米颗粒筛查、染料载体分析。”
“又是92批?”周慧萍接过,小心放进随身保温袋。
“不只是。”陈砚盯着她,“告诉秦雪,查一下病毒外壳蛋白结构,看看是不是和那种蓝色染料有关。”
周慧萍点头,转身要走。
“等等。”陈砚叫住她,“如果她问起来源,就说来自地下通道运输车底部的残血样本。”
“你去哪儿?”
“回去一趟。”
“你还去?”
“有些东西,得亲眼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