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是秦雪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
“染料批次编号ld—1989,生产单位:陈氏绣庄附属印染厂。该厂已于1993年注销。”
陈砚盯着那行字,手指在屏幕上停了几秒,然后迅速锁屏,把手机塞进白大褂内袋。
他靠在安全通道的墙边,呼吸平稳,眼神却沉了下来。
走廊尽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不止一人,节奏整齐,像是训练过的安保人员。
他没动,耳朵微微侧了下,听清了方向——是从主楼电梯上来的,走的是东侧医护通道,目标明确。
他转身推开防火门,从楼梯间往下走了一层,拐进地下设备间的通风走廊。
这里平时没人来,只有管道和电箱,墙上贴着“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黄底黑字标牌。
他走到一处配电柜前,蹲下,打开外罩,扯出几根线,用随身的手术刀快速剥开绝缘层,交叉接驳。
三分钟后,整条走廊的监控指示灯全部熄灭。
做完这些,他才掏出试管和证物袋,检查密封情况。样本还在,一点没漏。
他站起身,正准备离开,忽然听见头顶传来广播声。
“各位同事请注意,急诊科医生陈砚涉嫌非法操作高危生物材料,目前已被暂停执业资格,请各部门配合调查,发现其行踪立即上报。”
声音是李德洋的,语气严肃,带着官方口吻。
陈砚没抬头,继续往前走。他知道这不只是警告,是围剿的开始。
他绕到后勤通道,借着搬运药品的推车掩护,混进了药剂科的内部走廊。
这里离急诊不远,但属于独立区域,有单独出口。
刚走到转角,迎面撞上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手里抱着一叠文件。
“你……你是陈医生?”那人愣住,“他们说你在停尸房搞病毒实验,是真的吗?”
陈砚看了他一眼,是药房的实习生,姓李,以前见过几次。
“你觉得我像会拿病毒害人的?”他声音很平,没辩解,也没靠近。
“可副院长都直播说了……网上都在传……”年轻人往后退了半步,“你还拿着那种东西……”
他指的是陈砚手里的密封袋。
陈砚没解释,只说:“你要是信他们,现在就可以去告发我。但我建议你先查查,昨天凌晨三点,b区通风系统为什么突然启动了八分钟。”
说完,他绕过对方,继续往前。
身后没了声音,也没脚步声追来。
他从药剂科后门出去,穿过小花园,往急诊大楼侧面走。快到门口时,远远就看见外面围了一圈人。
记者,摄像机,还有几个穿着医院宣传科制服的工作人员在拉警戒线。
正中间站着李德洋,面对镜头,神情凝重。
“我们已经掌握初步证据,显示有医务人员擅自接触不明来源的生物样本,极可能造成院内感染风险。对此,我院高度重视,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陈砚站在树后,没再靠近。
远处,李德洋还在讲话,越说越严厉:“……这种行为不仅违反医疗规范,更可能威胁公共安全,我们必须给社会一个交代!”
陈砚转身,沿着墙根往急诊后门走。
后门守着两个保安,显然是专门安排的。
他没硬闯,而是从旁边工具间翻窗进去,顺着清洁工通道回到急诊科内部。
值班室里没人,他走进去,把试管放进冰箱冷藏格,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旧门禁卡,刷了一下电脑。
登录失败。
账号已被冻结。
他不意外,直接拔掉网线,插上u盘,用本地缓存调出昨晚备份的日志文件。
里面有通风系统异常记录、冷柜远程触发日志,还有b—26柜体底部接收器的型号信息。
他快速拷贝到u盘,顺手把桌上的绣品碎片也收进夹层。
刚合上包,门被推开了。
周慧萍冲进来,她脸色发白,声音急切:“你怎么还在这儿?外面全是人!李德洋说你要被隔离审查,安保已经在挨个房间搜了!”
“我知道。”
“你知道你还回来?”她压低嗓门,“你疯了吗!”
“有些东西不能丢。”
“可你现在出去就是自投罗网!”
陈砚看着她:“如果我不出现,大家只会觉得我心虚。”
“那你打算怎么办?上去跟他对质?你说的话有人信吗?”周慧萍的嗓门忍不住大了起来。
陈砚没回答,只是从白大褂内袋掏出一张照片,递给她。
是那张烧焦的打印单残片,上面写着“项目代号:夜枭之血”。
“你记得‘夜枭’是什么意思吗?”
周慧萍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