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 > 第101章 欧洲火箭之父

一提到技术方面的问题,他直接打开了话匣子:“无线电方面,我计划在机翼内埋设了一点五米长的铜质单极天线,外覆酚醛树脂蒙皮。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这不是简单的加长,而是结合中波电台特性做的阻抗匹配设计。您知道,中波波长三百到一千米,理论上四分之一波长天线要七十五米。”

“但通过加载线圈,我们把实际长度压缩到一点五米,辐射效率能达到六成以上。”

他说话间拿出一份草图,指着上面机身背部凸起的流线型罩子:“这个整流罩里藏着环形测向天线,直径八十厘米,配合地面信标台能实现八十公里内的无线电导航。”

“参考日耳曼‘陀螺罗经’技术,我们在奉天、锦州等地建立了五个中波信标站,战机接收到两个信标的信号夹角,就能在航图上确定位置。”

“这可比传统的地标领航法可靠多了,雨天也能正常工作。”

邢契莘说话时,语气中透露着强烈的自信。

航空总局这两年多的积累,供应链、生产线、飞行员、甚至连冶金化工,都是搞“海东青”的底气。

张汉卿闻言露出笑容:“很好,看来两年之内,就有望让新飞机定型量产。”

邢契莘站起身,用力敬礼:“少帅放心!有这一百五十万每年的经费,再加上总局的底子,还有您给的技术方向,我有信心年底前做出十四缸星型机样机,争取明年就让‘海东青’飞起来!”

“到时候,咱们的战机不仅能守东北的天,还能主动出击,跟鬼子的战机硬碰硬!”

张汉卿看着他眼里的光,拿起窗台上的游隼模型,递了过去:“有信心是好事,不过科学之事,自当严谨。你把控着点,千万不要因为心急闹出什么乱子。”

“这次你们航空总局的时间很充裕,要钱我给钱,要人我给人,国内的人才不够我就到国外去挖。”

“我只有一个要求:借研发这款战机的机会,带动整个东北航空工业的进步,将其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将来打仗的时候,咱们才不会受制于人。”

邢契莘双手接过模型,眼神中满是振奋,严肃地回应:“明白,学耕定不负少帅重托。”

他走出帅府时,阳光正好,他把模型抱在怀里,脚步轻快,口袋里的亚麻布样品蹭着掌心,像是在提醒他:这场关于天空的梦想,终于有了扎实的地基。

接下来一段时间,不光航空总局的人忙,就连张汉卿这个总司令都忙碌起来,天天盯着“星火计划”招揽人才的进展。

这两年受大萧条影响,全球经济都不太好,但却歪打正着,恰好给了东北延揽人才绝佳机会。

延揽的欧美人才当中,不乏航空、机械等方面的专家,更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

……

1931年5月。

日耳曼帝国。

铂林的冷雨连下了三天,雨点砸在威廉大街旁公寓的玻璃窗上,晕开一片片灰蒙的水痕。

陈默拢了拢风衣领口,手里攥着一张揉得发皱的地址——这是滨城尤太商会转来的,赫尔曼??奥伯特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