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万?”邢契莘盯着预算表上的数字,呼吸都顿了半秒。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他手里的报告里,去年全年的研发经费才二十五万,现在一下增加五倍,足够他们把之前卡壳的几个项目都捡起来。
但兴奋过后,他又皱起眉:“少帅,一千匹马力是道坎啊。”
“我们试过给r-985加增压器,最多到七百五十匹就过热;想换直列六缸,机身得加长一点二米,机动性就没了。”
“日耳曼工程师说,星型发动机单排最多九缸,顶天五六百匹马力,不够用……”
张汉卿没说话,从抽屉里拿出两张叠得整齐的草图,缓缓展开。
第一张是单排九缸星型发动机,气缸像花瓣一样绕着曲轴排列,标注着“缸径 110mm,冲程130mm,功率450hp”。
第二张是双排十四缸,前后两排气缸错开成蜂巢状,标注着“缸径120mm,冲程140mm,功率1000hp”。
“你看这张双排的。”张汉卿用铅笔指着第二张图,“之前你们总想着单排加缸,没考虑过气缸能错开排列。”
“前后两排错开,不挡进气,还能共用一个曲轴。单排九缸四百五十匹,采用新缸体之后双排十四缸就能到一千匹。”
“用本溪湖的铬钼钢做气缸,耐热性够,不会过热。”
“而且这发动机直径才一点一米,游隼的发动机舱宽一点二米,正好装下,不用改机身。”
邢契莘的眼睛一下亮了,身子凑过去,目光放在双排气缸的间隙处:“这样进气就能从两排中间过,不会互相挡着!而且曲轴短,传动效率比直列机高。”
“之前日耳曼工程师怎么没想到?”他盯着草图,嘴里念念有词,“缸径一百二十毫米,冲程一百四十毫米,压缩比七点二……”
“按这个参数算,每分钟转速能到两千二百转,螺旋桨推力提高三成,最大速度至少能到三百八十公里每小时,甚至有可能超过四百!”
“说得对。”张汉卿赞许地点点头,但随即话锋一转,手指在那张双排星型发动机的草图上重重一点。
“不过,学耕,你想过没有?若是给这匹千里马套上破旧的鞍子,它照样跑不快。”
邢契莘一怔,随即明白了张汉卿的深意:“少帅是指……机身结构?”
“没错。”张汉卿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空中一架正在远去的游隼,它的木质机翼在阳光下轮廓分明。
“木质框架加亚麻布蒙皮,让我们造出了游隼,守住了奉天的天空。但‘海东青’要想飞得更高、更快、更坚固,我们必须迈出那一步——采用全金属结构。”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这不是改良,而是一场革命。世界航空强国的下一代战机,都必将走上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