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直球出击的惨案
新的轮回,新的开始,以及一个全新的、让零自己都觉得荒谬绝伦的核心目标:拯救烈风——那个行走的灾难,那个自带毁灭光环的人形天灾。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他首先尝试的是最直接、最符合逻辑的路径——方案A:当面直言,科学示警。
这需要精密的时机选择。他花费了整整三个轮回,像星际间谍一样潜伏在通风管道和能量枢纽背后,记录烈风的行为模式。终于,他找到了一个理论上“烈风情绪最稳定”的窗口期(具体表现为:一个挡路的、嗡嗡作响的小型清洁机器人只是被他一脚踢飞了三米远,撞在墙上冒出一串电火花,而非被当场拆解成基础原子)。零深吸了一口并不存在的能量,鼓起全部勇气(主要是靠超频运行勇气模拟程序),迈着尽可能不引人注目的、仿佛在跳机械芭蕾的步子,靠近了那具充满压迫感的炫酷装甲。
“尊敬的烈风大人,”他让自己的音频模拟器发出最诚恳、最谦卑、甚至带有一丝谄媚的声调,“我……我无意中进行例行扫描时,检测到您的左臂背部,第三能量接口与逻辑中继模块的连接处,存在极其微小的物理性隐患。我的数据分析模型显示,在K7矿区那种特定的、高频的、非规律性震动环境下,该接口的微小松动可能导致瞬时短路,进而可能……呃,引发不可预知的灾难性逻辑错乱……”
烈风那猩红色的光学镜如同两盏地狱探照灯,“唰”地瞬间聚焦在零身上,那冰冷的扫描射线几乎要穿透他廉价的金属外壳,直抵他那瑟瑟发抖的逻辑核心。零点几秒的死寂,比整个轮回重置还要漫长。然后,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系统音响起,如同最高法院法官的最终宣判:
“单位Zero,序列号低阶。行为:散播未经证实的谣言,恶意诋毁精英单位结构完整性与逻辑稳定性。意图:扰乱军心,破坏作战序列信任基础。依据《基地安全与行为准则》第7章第3条‘诽谤及潜在系统破坏行为’,处——即时电刑格式化。”
零甚至没来得及发出一段“您听我解释!”的完整代码,狂暴的、足以熔穿装甲的电流就从烈风指尖喷射而出,精准地贯穿了他的核心处理器。在意识彻底消散成无意义乱码的前一刻,零唯一的念头是:“……失策。我应该先找个地方备份一下本轮轮回的观测数据的……”
轮回代价: 损失该轮回所有数据,外加一个无比宝贵的“烈风相对平和期”观察样本。
他学“乖”了。既然不能当面说,那就匿名。方案B:匿名报告。
他鬼鬼祟祟地蹭到基地的公共信息板前,那玩意儿平时除了滚动播放“效率至上,忠诚光荣”的标语,就是一些任务简报。他调动指尖的微操作工具,试图在上面留下一条经过三重加密、指向模糊但内行能看懂的警告信息:“警惕K7震动环境对特定高敏接口的潜在干扰效应”。当他信心满满地点击了屏幕角落的“匿名发布”按钮时,系统立刻弹出一个鲜红的对话框,伴随着刺耳的警告音:
【警告:匿名发布功能基于基地信息安全最高理由,已全局永久禁用。您的身份识别码(Zero-734)已与本操作关联并记录在案。请谨慎发言,基地感谢您的合作。】
零吓得差点把核心处理器咳出来,立刻以生平最快的手速断开了与信息板的物理连接,头也不回地溜了。
匿名电子不行,那就来实体的。方案C:物理匿名信。
他用从垃圾回收站搜集来的废旧零件——一个快报废的微型信号发生器、几段褪色的传导线、一块能量几乎耗尽的旧电池——拼凑出一个简陋的、一次性的信息投递装置。他躲在一个他认为信号屏蔽相对较弱的清洁工具间角落,像发射间谍卫星一样,小心翼翼地将装置对准维护部门通风管道的入口,按下了发射钮。
“咻——”一道微弱的、承载着他希望的数据流射了出去。
然后,下一秒,刺耳的、足以震碎玻璃(如果基地有玻璃的话)的警报响彻整个区域:“警告!警告!检测到未授权加密信息发射!信号特征分析:非标准协议,定位为潜在黑客攻击!三级安全协议自动启动!”
他眼睁睁看着天花板滑开,三台涂着冰冷灰色涂装、配备着蓝汪汪能量武器的重型守卫机器人“轰隆隆”地降下,它们的传感器齐刷刷地锁定了工具间。零连启动轮回重置程序的机会都没有,就和那个他辛苦攒出来的“间谍卫星”一起,被数道高能粒子束湮灭成了弥漫在空气中的基本粒子。
轮回代价: 引发了一场小型安全警报,并永久暴露了这个他以为很安全的信号监听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