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考察团的行程结束了。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回程的火车上,林椒靠窗坐着,窗外南国的葱茏景色飞速倒退,渐渐被北方熟悉的、带着点灰扑扑色调的田野取代。她怀里紧抱着那个装满了资料、样品和名片的帆布包,心里却不像来时那样充满单纯的兴奋,而是塞满了沉甸甸的思量。
陈永仁的圆滑,王经理的严谨,流水线的轰鸣,还有那“时间就是金钱”的醒目标语,在她脑子里来回打转。她知道,这趟南行像一把钥匙,给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但门后的路该怎么走,还得她自己一步步去量。
几天后,“椒香”总店后院的工作间里,林椒把孙梅和王芳都叫了过来。桌上摊着特区带回来的资料,还有她连夜赶画出来的几张新设计草图。
“孙姐,芳姐,”林椒开门见山,语气是少有的郑重,“这回去南边,我算是开了眼了。咱们‘椒香’要想再往上走,光靠咱们几个人一针一线地缝,怕是不行了。”
她指了指资料上那些现代化厂房的照片:“人家那边,一条流水线,一天下来的产量,够咱们忙活一两个月。款式更新也快,咱们这头刚做出个新样子,没准儿人家那边类似的已经铺开卖了。”
孙梅拿起一张设计图,看着上面更复杂的结构线和标注,眉头微微皱着:“小林,你的意思……咱们也得找那样的厂子合作?可那得多少钱?万一做出来的东西不合心意,或者人家坑咱们,咋办?”
王芳也点头,她在洛城独当一面,更清楚生意上的风险:“是啊,椒椒。咱们现在这样,步子虽慢,但稳当。一下子把生产交出去,心里没底啊。”
林椒理解她们的担忧。她自己心里也揣着同样的顾虑。她拿出丽新制衣王经理给的那份要求清单,推到两人面前:“你们看,这是那边一个台资厂子的要求,要咱们提供特别详细的纸样和工艺说明,人家才肯考虑接二三十件的小单子。要求严着呢。”
孙梅接过单子,她懂技术,看着上面一条条清晰到近乎苛刻的工艺标准,脸色变了变:“这要求是挺高的。不过要是真能做出来,东西肯定差不了。”
“对,”林椒点头,“找陈老板那种,可能门槛低点,但质量咋样,咱没亲眼见过,不敢打包票。找王经理这种,门槛高,可要是成了,以后咱们的衣服品质就能再上一个台阶,价钱也能卖得上去。”
她顿了顿,看着两位从一开始就跟着她、帮着她的姐姐,声音放缓了些,却更坚定:“我知道有风险。可咱们不能因为怕,就永远守着这个小摊子。我想试试,先从要求最高的这家开始。就算最后没成,咱们也摸清了人家的路数,不亏。”
她拿出自己画的几张工业级纸样初稿:“孙姐,你手艺最好,帮我把把关,看看这些地方,按咱们现有的本事,能不能做出来?还有没有能改进的地方?”
孙梅凑过去,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起来,不时用手指在图纸上比划,嘴里念叨着针法、归拔力度。王芳则拿起计算器,开始噼里啪啦地核算如果找代工,成本、定价和可能的利润空间。
工作间里一时只剩下纸张翻动、低声讨论和计算器的声音。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落在三个埋头苦干的女人身上。
林椒知道,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决定,是“椒香”这个小小集体的选择。她需要她们的智慧和经验,也需要她们的支持。
过了好一会儿,孙梅抬起头,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小林,你这几张图,有几个地方是有点难,特别是这个弧形拼接。不过给我点时间,我琢磨琢磨,再问问梁工,应该能拿下。”
王芳也停下了计算,吐了口气:“我这边算下来,如果真能做出来,按咱们的定价,利润空间确实比现在自己做大。就是这前期投入,压货的风险”
林椒心里有了底。有孙姐的技术支持,有王芳对市场的判断,她的决心更坚定了。
“风险我来担。”林椒看着她们,“前期打样、沟通的费用,从我这里出。如果这事真成了,以后咱们的路子就宽了。要是不成,损失也算我的,咱们还按老路子走,稳扎稳打。”
孙梅和王芳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触动和决心。
“说的啥话,”孙梅嗔怪地拍了林椒一下,“咱们是一起的,有风险一起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