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开局截胡诸葛亮,皇叔对不住了! > 第54章 马忠被射飞!潘璋:这TM是刘琦

时值六月,江夏之地的夜,沉闷而燥热,荒野外连夏虫的鸣叫都带着一丝不安。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子时刚过,夏口城西门悄然开启

令人牙酸嘎吱嘎吱的绞盘声中,全身黑甲、口衔枚的韩当、潘璋所部五千精锐,沉默的涌出城门。

几乎在同一时间,夏口城北门也传来相同的声响。

韩当、潘璋二人闻此声响,皆咧嘴一笑。

黄盖已经开始行动,那接下来就到他们了。

二人先是率大军悄无声息地迂回至荆州军与望江岭之间的一处险要隘口。

此处乃是通往望江岭的必经之路,两侧丘陵夹道,林木丛生,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韩将军,你我将主力伏于此地。若那刘琦真派兵救援宋濂,我军便可半途击之,必获大胜!”潘璋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猎食者的光芒。

韩当点了点头,并没有言语,因为就算让他来找,也多半会选择在此地设伏。

五千江东精锐于是迅速隐入道路两侧的黑暗之中,如同蛰伏的恶狼,屏息凝神,只待猎物上门。

时间在潘璋,韩当二人紧张的等待中缓缓流逝。

约莫半个时辰后,东面望江岭方向,突然火光冲天,杀声隐隐传来,映红了小半边天幕!

伏击圈内的江东军顿时精神一振,所有目光都投向了通往荆州大营的方向。

然而,一刻钟,两刻钟……

道路上始终寂静无声,莫说是大队援军,连个探马的影子都没有。

“潘文珪,看来刘琦小儿并未中计!”

韩当的耐心渐渐耗尽,语气带着许些烦躁。

潘璋望着荆州大营方向那片死寂的黑暗,脸色也阴沉下来。

周瑜都督预想的“围点打援”之策,恐怕是落空了。

而刘琦的谨慎,有点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罢了!”潘璋啐了一口,眼中凶光再现,“既然他不来,那我们就过去!按主公之策,直捣其大营!”

“早该如此!”韩当豁然起身。

而荆州军大营内,中军帐。

刘琦并未深睡,随着望江岭上燃起的冲天火,刘琦被亲卫急促的唤醒:“主公,望江岭方向起了火光!”

刘琦披衣而起,走到帐外,遥望东面那片被映红的天空,脸上非但没有惊慌,反而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沉着。

刘琦早已料到,江东军绝不会坐视自己从容布置的,所以反击是必然的,而望江岭这个制高点,首当其冲。

“主公!望江岭烽火!宋校尉处定然遭遇猛攻,我等是否要派兵驰援?”匆匆赶来的陈武甲胄未全,脸上带着急切。

他身为刘琦亲卫统领,首要职责是护卫主公安危,对于此类突发军情,他的第一反应则是确认主公的决策,以此好加派亲卫通知军中各将校。

不等刘琦回答,同样闻讯赶来的王朗(王仲宣)立刻出声制止::“主公,陈将军,万万不可!深夜敌情不明,贸然出兵,乃兵家大忌!”

“且这或许是江东军调虎离山,或半道设伏之策?”

“而望江岭上宋校尉有兵两千,据险而守,岂是顷刻可破?末将料定,宋校尉必能坚守待旦!”

刘琦赞许地看了一眼王朗,这位从底层凭借军功升上来的校尉,作战经验的确丰富,一眼看出了关键。

刘琦淡然开口:“仲宣所言,深合我意。望江岭之险,我早已从战报中得知,通往岭上之宽途仅一两条,宋濂已按我令深沟固垒,纵有数倍之敌,一夜之间亦难攻克。”

刘琦语气轻松,甚至带着一丝调侃:“说不定,此刻那孙权或周瑜,正效仿仲宣你当日,在哪个山坳里忍着蚊虫叮咬,盼着我军去钻他的口袋呢。我便偏不如他所愿,让他们白白喂一夜蚊子。”

众将闻言,紧张的气氛稍缓。

王朗更是苦笑拱手:“主公明鉴,但愿如此。”

然而,刘琦笑容一敛,语气转为严肃:

“然,我军亦不可大意!兵法言,虚而实之,实而虚之。”

“望江岭烽火若未能调我出动,其伏兵岂会空手而归?若伏击不成,其真正杀招,或许便是趁我注意力被引开之际,夜袭我这大营!”

说完刘琦当机立断,沉声下令:“传令各营,即刻按第一预案行事,谨守营寨,弓弩上弦,未有我的将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

“所有明哨、暗哨、游哨,加倍警惕,严防敌军趁夜摸营!”

与此同时,荆州大营外黑暗之中。

潘璋与韩当伏在草丛中,望着远处依旧沉寂,并未因望江岭烽火而出现大规模调动的荆州大营,脸色都凝重起来。

“这刘琦,竟如此沉得住气?”韩当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意外和一丝不安。

潘璋眼中凶光一闪:“无妨!他不出营,正合我意!按第二计,我待会佯攻制造混乱,吸引其注意。”

“韩将军,你速带本部,去焚毁其营外器械场!能烧多少是多少,务必毁了那些碍眼的家伙!”

“好!”韩当也不啰嗦,一招手,带着麾下千余精锐,借着夜色掩护,悄悄的向荆州军大营侧后方的器械场摸去。

潘璋则深吸一口气,对身旁一名精悍的别部司马下令:“马忠!你带本部人马,多树旗帜,擂鼓呐喊,向前营逼近,做出全力攻打之势!”

“若能诱敌出营,我自有接应;若其不出,你便虚张声势,待韩将军得手信号,便交替掩护后撤!”

“末将领命!”马忠,这位历史上曾擒杀关羽的江东骁将,此刻眼中闪烁着对军功的渴望,立刻率部行动。

然而,潘璋、马忠低估了刘琦的谨慎。

荆州大营外围,并非只有肉眼可见的明哨。

就在马忠麾下精锐悄无声息地摸向营门,准备拔除栅栏前的哨塔哨兵时,异变陡生!

“咻——噗!”一名江东锐士刚从阴影中跃出,手中的短刃尚未触及哨塔上那名看似松懈的荆州哨兵咽喉,一支弩箭已从侧后方另一个完全不起眼的草垛中射出,精准地贯穿了江东锐士的脖颈!

几乎在尸体倒地的同时,那名草垛中的荆州军暗哨快速的从怀中掏出一个物件塞入口中——那是一个造型奇特的木哨,哨内嵌有一颗小小的陶珠。

此物正是刘琦往日见军中传递警讯手段匮乏,除却笨重的铜锣、依赖视野的火把以及传播范围有限的呼喝外,缺乏一种能让单兵快速、隐蔽且远距示警的工具。

于是刘琦便依据后世一些特制的勺子模糊记忆,琢磨出这内嵌陶珠之法所制,军中赶制配发不久,今夜正是首次用于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