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签完合同,送走了风尘仆仆的刘良编辑,心头一块大石终于落地。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他攥着那份薄薄却分量十足的合同,走在深秋的校园小径上,感觉脚下的路都坚实了许多。
按照刘良的说法,每个月供稿两次。
每次三万字左右。
初期的话,一个月大概能赚1200块。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笔钱已经是巨款了。
不过接下来陈述也要开始忙碌,牺牲大部分课余时间。
平均每天两千字,外加精修。
好在精修的事儿外包给了高芳芳,倒是能节省许多时间。
等到第一个月稿费下来了,陈述打算先给家里寄去一部分。
剩下的大半稿费,陈述还打算在校外租个房子,方便他平时的创作。
不然得话,要是像上次一样,草稿被侯亮平破坏了,还得重新写。
……
另一边。
沪市《收获》杂志编辑部。
刘良带着签好的合同和陈述对后续内容的精彩构思,兴冲冲地回到编辑部。
他第一时间向副总编张佳慧汇报了情况,重点强调了陈述的年轻、才华以及对明史的独特见解,还有他对市场的信心。
很难想象,这么年轻的一个人,居然对明史有这么深入的了解。
刘良都快成了陈述的小迷弟。
办公室里,他喋喋不休的开口,讲述当时和陈述聊天的情景。
副总编张佳慧靠在宽大的皮椅上,指尖夹着一支细长的女士香烟,烟雾袅袅,模糊了她脸上的笑。
听完刘良的汇报,她淡淡地“嗯”了一声,说:“知道了。稿子排版进度抓紧,确保下期准时刊出。价格……总编既然定了,就按这个执行。后续销量,盯紧点。”
“好的,张总编,您放心,我一定盯紧!”刘良连忙保证。
“至于你副主编的事儿,我和总编聊了聊,下次开会的时候会提上日程。”张佳慧继续说道,“接下来好好干,你是老人了,我相信你会处理的很好。”
张佳慧鼓励了一句。
虽说她比刘良要年轻许多,但是地位却比刘良这个普通编辑高多了。
闻言,刘良更兴奋了,又道谢了好几声。
他现在也算是攀上副总编的大腿了。
以后在杂志社的话语权会越来越重。
这一切,还得感谢陈述那个小兄弟啊。
最近不管做什么事儿,都一帆风顺。
等到刘良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张佳慧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内线号码。
“喂,老李,是我。嗯,那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刘良签回来了。嗯,千字二十,新人价里算顶格了……对,总编拍板的。”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稿子我看了,文风……是挺特别,有点野路子,但不可否认,很抓人,我很少看历史类的文章,都被吸引了。”
“不过,这种颠覆性的写法,太容易惹争议了。你那边……嗯,多留意一下读者反馈,特别是……作协那边一些老同志的反应。”
“提前准备点预案,万一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我们也好应对。毕竟……是总编力推的嘛。”
电话那头传来几声应和。
张佳慧放下电话,她需要这部作品带来的业绩,但也需要确保这把火不会烧到自己身上。
总编的“拍板”,此刻成了她最顺手的挡箭牌。
……
数日后。
沪市,街头的报刊亭。
一位沪市大学的武教授正要上班前,来报刊亭晃悠了一下。
他早上没课,去学校了也没什么事儿,不如看几本杂志消磨时间。
“给我拿本小说选刊吧。”
武教授头发花白,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穿着黑色的外套,腋下夹着一个公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