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光下,陈砚右眼瞳孔的颜色不对劲——不是黑,也不是灰,而是一种泛着金属质感的银白色,像老式相机镜头镀了层膜。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而且那颜色正在往外扩散,从中心一点慢慢渗向边缘。
他闭了下眼,再睁开。
还在。
他拧开随身药瓶,滴了一滴散瞳剂进去。
虹膜微微颤动,收缩反应正常。医学上没问题,
虹膜边缘的银灰褪了些,但深处仍有金属般的光泽浮动。
不对劲。
他撕下白大褂一角,蘸了点液氮罐外壁凝结的水,在金属墙上写下三个字:我是谁。
退后五步,盯着看。
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还是那句话:我是陈砚,父亲是陈昭远,我军中的代号是夜枭,现为市医院编外医生。
没错。
他又往前走两步,凑近墙上的字。水迹反光,字形清晰,没有扭曲。如果是意识被干扰,看到的会是“样本编号c—0719”之类的标识,而不是名字。
基础认知还在。
他又写:他们想干什么?
答案冒出来:复制我,取代我。
还是对的。
可为什么我的眼睛会变?
他抬起手,用手术刀背猛击太阳穴。
陈砚猛地抬手,用手术刀背狠狠敲向太阳穴。
疼得眼前发白。
等视线恢复,再看倒影——银灰色退了,瞳孔恢复如常。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压住了。
这种变化不会无缘无故发生。要么是之前接触胚胎时沾了什么,要么是更早之前就被动植入了什么东西。比如一次普通的体检,一支来历不明的镇定剂,甚至是他回国后第一次进这家医院时打的疫苗。
陈砚出门禁卡,刚要收起,眼角余光扫见终端角落有个未标记的小图标。像是被刻意藏起来的备份程序。
他点开。
没有画面,只有一段文字更新记录:
> 【系统备注】样本陈砚今日行为轨迹偏离模型预测值0.4%,主要差异出现在液氮罐区停留时间超预期。
> 原因分析:情感干扰可能性上升至67%。
> 建议:加强神经桥接剂剂量,明日例行注射调整为双倍。
陈砚盯着那行字,手指慢慢收紧。
他们不止在观察他。
还在给他打针。
什么时候?他毫无察觉。
可能是体检,可能是某次流感大流行时的例行疫苗,甚至是他自己去药房拿的感冒药……都有可能被替换成那种神经药剂。
陈砚站起身,走到操作台侧面的储物柜前,拉开抽屉。里面整齐码着几支密封注射器,标签写着“营养补充剂”,批号模糊。
他拆开一支,用便携检测笔扫了一下。
成分列表跳出来:甘氨酸、腺苷、微量锂盐……还有一项代号“nx—7”的未知化合物。
他记下了结构式。
这不是营养剂,是神经调制剂。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默认接受外界输入的行为模式,慢慢丧失自主判断。
难怪那些胚胎会有心跳。
它们不是死物。
是在等着被唤醒,被灌入他的记忆、他的习惯、他的“存在”。
而真正的他,只需要一点点被干扰,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自己。
他把注射器放回去,关上柜门。
转身时,金属壁上的倒影又让他脚步一顿。
右眼的银灰色,又回来了。
而且比刚才更明显。
陈砚没再用药,也没打自己。只是静静看着那双眼睛。
一个人可以骗全世界,但骗不了自己的感官。
如果连感官都被改写了呢?
他伸手摸了摸刀柄,熟悉的纹路硌着掌心。这是父亲留给他的东西,真货,不是复制品。
他还记得第一次拿起手术刀的感觉——七岁,父亲让他切猪肝练手。手抖,刀歪,被骂了一句“不像陈家人”。那天他练到凌晨,直到每一刀都稳得像机器。
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系统,没有复刻,没有b计划。
有的只是血,和练出来的本事。
他低头看了眼门禁卡,数据已经拷完。
该走了。
可他没动。
因为第七列液氮罐那边,传来一声极轻的震动。
像是里面的胚胎,轻轻踢了一脚。
陈砚靠着操作台站起身。他没再看那台液氮罐,也没回头。
他知道胚胎刚才的动作不是幻觉。
右眼有点发胀,像是有细沙卡在眼角,眨几次都没用。
他抬手抹了把脸,雨水顺着发梢滴进衣领。外面的雨还没停,反而更大了。
他把门禁卡塞进白大褂内袋,顺手将烧过的芯片残渣倒进排水槽。
转身时,手术刀在指间转了一圈,落进袖口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