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还在震动,陈砚没掏出来看,雨水顺着袖口灌进内袋,湿透的布料紧贴着那张存储卡。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他站在巷口,盯着五十米外那辆熄了火的商务车,右手已经把手术刀握稳。
驾驶座窗户降到底,没人说话。
陈砚没动,也没出声。他知道对方在等他先开口,或者先跑。可他不是逃的人。
两秒后,车门推开,一个穿黑夹克的男人踩进水里,手里拎着个信号干扰器,天线还闪着红光。
“你已经被标记了。”那人说,“代号‘夜枭’,军方除名,通缉状态。现在全城都在找你。”
陈砚低头看了看自己湿透的白大褂,又抬眼看着对方,“你们连我什么时候退伍都没搞清楚,就敢出来传话?”
男人一愣。
“我不是通缉犯。”陈砚往前走了一步,“倒是你们,用纳米毒素杀人,已经在刑法第116条上挂了三年了。”
黑夹克脸色变了变,猛地按下干扰器按钮。四周电波嗡鸣,路灯闪了一下。
可陈砚早就不靠信号了。
他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铁盒,打开,里面是根绣花针,尾部刻着yx—092。
他轻轻捏住针尖,往掌心一扎,血珠立刻渗出来,顺着针身流到末端的微型芯片上。
这是老头脚底取出的存储卡,和他自己的血做了生物绑定。
“你疯了?”黑夹克往后退,“那是活体样本!”
“也是证据。”陈砚把存储卡插进手机接口,屏幕瞬间亮起,跳出一段加密视频——画面里,李德洋穿着实验服,站在玻璃舱前,对着镜头说:“第九十二批融合成功,意识同步率87%,可以进入归巢阶段。”
视频只有十秒,但足够了。
他点下发送,目标是林美媛预留的国际医疗监督通道,附带秦雪刚发来的三具尸体毒理报告、染料成分分析、热源活动图谱,全部打包上传。
“你以为他们会让你活着发出东西?”黑夹克冷笑,抬手对车内比了个手势。
后排车门拉开,两个戴战术手套的人下来,手里拿着注射器,针管里液体泛着蓝光。
陈砚没再废话,转身就往巷子深处跑。
他的脚步快而稳,每一步都避开积水最深的地方。他知道这些人不敢开枪——任务要的是活体回收,不是击毙。
但他也不打算让他们抓到。
拐过第三个岔口,陈砚猛地停下,贴墙蹲下,从鞋垫底下抽出一根细铜丝,迅速接在手机和路边一个废弃配电箱之间。
这是他十年前在战区常用的土办法——用城市电路做临时中继站。
信号跳了一下,进度条走到98%。
车灯扫过来的时候,上传完成了。
几乎同时,全国十几个医疗论坛、本地新闻社群、医生交流群,开始疯传一段匿名资料包。标题只有一行字:《急诊科医生被污蔑背后:病毒来源与人体实验关联证据》。
有人点开看了,当场转发。
黑夹克冲到巷口时,发现陈砚不见了。他掏出对讲机吼了一句,刚要下令搜人,手机突然响了。
是他上司。
“撤!”那边声音急促,“数据已经外泄,总部命令终止接触,立即撤离!”
他咬牙砸了手机,回头看向巷子深处。
雨还在下。
陈砚躲在一栋老楼的楼梯间,喘了口气,把绣花针收进内袋。
他知道这一波只是开始,李德洋的上司和下属不会善罢甘休。但至少,现在主动权不在对方手里了。
他摸出手机,拨通林美媛。
“收到了。”她声音冷静,“我已经转给五个独立媒体和三个国内国外监管机构。只要他们敢删,就会有更多人翻出来。”
“李德洋呢?”
“还在军队手里扣着呢,一直大声喊冤,声称你才是境外生物黑客。”
陈砚冷笑一声,“让他声称。等会儿他自己就得被审查。”
电话挂断,他又拨了个号码。
周慧萍接得很快。
“你在哪?”她压低声音问。
“离医院不远。你那边怎么样?”
“乱成一锅粥!李德洋的直播让许院长信了他的邪,院长现在让人封锁信息科,谁都不准进。还让宣传科发通报,说你要危害公共安全。”
“急诊科的人信吗?”
“谁信谁不信我不知道,但我刚当着所有人面说了句——你们谁能告诉我,哪个‘危险分子’天天在抢救室跪着给人做心肺复苏?”
陈砚沉默了一瞬。
“谢谢你。”
“少来这套。”周慧萍哼了一声,“你要干什么直说,别给我绕弯子。”
“帮我盯住信息科门口。如果看到穿白大褂但不是医院编号的人进去,立刻通知秦雪。”
“你怀疑他们要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