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于学忠应下,目光跟着张汉卿的铅笔移到地图上——那道贯穿华北与东北的京奉铁路,正被圈上醒目的红圈。
“这条铁路是咱们的命脉,毗邻察哈尔,又连着奉天、北平,必须派得力部队驻守。一来防关内流窜匪患断了运输,二来更要把收益攥紧。”
“按去年京奉线的运量,光客货运每年就能有四百万银元进账,这钱抵得上肇州油田的一个月收入,往后全归东北财政。得派个得力的人去,不能出岔子。”
“属下推荐第5师李振唐部。”于学忠立刻接话,“该师刚从昌黎撤回,之前就守过京奉线东段,对铁路护卫熟门熟路。
“可派其一个主力团驻守铁路要隘,配属一个迫击炮排,既能盯紧货运,又能跟张垣第13师的骑兵团形成犄角,相互策应。”
“很好。” 张汉卿强调,“告诉李振唐,铁路账房必须由东北实业银行直接派人接管,每笔运费、票款都要登记造册,分文不漏直解奉天。”
“是,我即刻给李振唐发电,命其下周内完成进驻。”
于学忠回答完,又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少帅,您要的东五省最新数据,参谋处已核对完毕。”
“黑、吉、奉、热、察,总面积约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四千四百万。”
“新增人口除了察哈尔的一百多万,主要就是半年来安置的关内流民。从去年到现在,总流民安置量已达七百万。”
“对了,咱们的核心精锐——装甲第1师、第1师、第17师这些看家本钱,全在东北没动,分别守着奉天和肇州,一个都没被关内牵扯。”
听到这里,张汉卿才直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奉天城的景象,缓缓道:“此次拿下察哈尔,最要紧的不是多了块地盘,是多了几百公里的战略纵深。”
“很多人只知‘地大’,却不知这纵深有多好用。”
“你还记得直奉战争吗?当时直军打过来,咱们就是靠辽西的纵深,边打边退,把直军的锐气磨没了才反杀。”
“反观甲午年,清军没了纵深,鬼子从棒国一冲就到奉天,输得有多惨?”
于学忠闻言点头,当年他以直军将领身份亲历战事,对奉军的纵深战术印象极深:“少帅说得是!那回我在直军阵中,眼看着弟兄们占了榆关,可一过辽西就处处受制。”
“奉军借着山地、辽河层层阻滞,我们补给线越拉越长,锐气全耗在拉锯里。若不是辽西这片缓冲给了奉军调兵的余地,战局早逆转了。”
他话锋一转,“如今有了察哈尔,从张垣到奉天有上千公里,就算将来东瀛搞突然袭击,咱们也能以空间换时间,集结兵力,再重拳出击。”
“若是没有察哈尔这个西部支撑,我军战略转圜的余地将大大缩小,部队只能向北收缩。”
“正是此理。”张汉卿回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东北的位置,“这纵深就是咱们的底气。”
“接下来,重心就是第13师整训、京奉线收益管控,还有让兵工厂开足马力,优先生产迫击炮和机枪!咱们这三十一万大军,必须时刻能应对东瀛的挑衅!”
于学忠霍然起身,挺直腰板敬礼:“是!学忠明白,这就去落实骑兵团扩编与京奉线驻防事宜,月底前必向少帅复命!”
张汉卿目光落在地图上那片已然连成一片的广袤疆域,从张垣到奉天,从京奉线到肇州油田,一个以东北为核心、以纵深为屏障的新格局,已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