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东北军这把钥匙,已经为他打开了胜利之门。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常申立刻以最高规格回复,对张汉卿的“爱国赤诚”大加褒奖,并再次催促其尽快出兵。
张汉卿说到做到。
通电之后,早已秘密集结完毕的十万东北军,以惊人的效率开始行动。
第3、5、6、7、10、11师,六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师,如钢铁洪流般,在一个月内迅速通过榆关,开进关内。
他们的目标明确无比:迅速抢占张垣、多伦等察哈尔战略要地,兵锋直指晋绥军和西北军的侧背。
东北军根本不与敌军主力纠缠,而是以强大的火力威慑和先手的机动优势,控制交通枢纽和战略高地,摆出了一副南北夹击,直捣黄龙的态势。
更让阎、冯胆寒的是,张汉卿竟放出狂言:“先派十万大军入关,若不够,再加十万!”
这种近乎孤注一掷的言论,如果出自任何一名成熟老练的军阀之口,肯定会被视为恫吓。
但出自年仅二十九岁的张汉卿之口,配合其以往“冲动”的名声,却显得无比真实而可怕。
没有人敢怀疑这个年轻军阀为了立威而压上一切的决心。
胜负,其实在东北军入关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面对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东北军,反常联军本就脆弱的斗志迅速瓦解。
那些依附于阎、冯的小军阀们见风使舵,率先倒戈,今天一个旅投诚,明天一个师易帜。
反常联军的兵力,甚至不用打仗,就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
入关的东北军虽然并非最核心的精锐,但每个师都配属炮兵营,其中两个师更是拥有炮兵团。
如此豪华的配置,在普遍缺乏重火力的关内军队面前,形成了碾压性的优势。
由于之前的东北军就以八千人的“大旅”为主,如今两旅合并为师,再加上师属部队和炮团,单个师的兵力已经膨胀到了一个让人陌生的地步。
一个齐装满员高达1.8万人的东北军步兵师,其战斗力甚至超过冯玉翔的一个军!
而且东北军有奉天兵工厂的弹药、肇州油田的银元,两者源源不断的支持之下,真要豁出去,绝对打得起持久战。
因此战场上几乎未发生像样的硬仗,军事压力已转化为无法抗拒的政治压力。
到了九月份,眼见大势已去,阎、冯等人相继通电下野。
历时近半年的仲原大战,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相对快速的方式戛然而止。
常申欣喜若狂,不仅如约兑现了“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职位和察哈尔的地盘,更在公开场合极力赞扬张汉卿“年纪虽轻,但识大体、顾大局,于国内大局有定鼎之功!”
而张汉卿,则默默地盘点着此次干预的隐性收获。
有前世记忆做对比,他能够很清楚判断出东北军提前两月入关取得的巨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