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张汉卿拍了拍他的肩,露出欣喜的笑容。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邢契莘生于1887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庚款留美学生资格的人,曾担任大沽造船所工程师、马尾福州船政局制船主任,以及北平航空署机械厅厅长。
在当前时代,他是国内极为稀缺的既精通航空理论又具备大型工程管理经验的顶尖人才。
将这样的大才招入麾下,花再多的钱都值得。
随着邢契莘加入,东北自产飞机的脚步很快就能向前跨一大步。
车间外的寒风还在呼啸,但张汉卿胸中燃烧的火苗,终于在三月的奉天里点燃了夏国航空工业争主权、雪国耻的第一簇希望之光。
3月9日深夜。
帅府书房的灯还亮着。
邢契莘坐在桌前,手里攥着份电报底稿,上面写着米国工程师的名字。
“约翰??科恩(气动设计)、罗伯特??金(发动机适配)、戴维??李(结构工程),他们都是我在麻省理工的同学。”
“现在米国航空业不景气,三倍薪水加研发自主权,他们大概率会来。”
张汉卿看着电报,手指敲了敲桌角:“驻外联络人我已经派出去了,下月初就能在三藩市接他们。”
“资金方面,650万银元我批了,发动机采购55万,生产线改造120万,剩下的给原材料和机场建设。”
“锦城的机场得快点建,将来要跟装甲师协同,离前线近点好。”
谭海推门进来,递上份清单:“少帅,兵工厂那边回话,机械车间的改造图纸出来了,下周一就能动工。”
“东北铝业那边也说,每月能供50吨铝合金,够造机翼蒙皮的。”
“还有,航校飞行员选拔的标准定好了,18到25岁,视力1.2以上,初中文化,下个月开始报名。”
“好。”张汉卿接过清单,递给邢契莘,“学耕,你看还有什么缺的?”
邢契莘翻着清单,眉头微蹙:“同步射击装置是个难题,子弹不能打螺旋桨,得做同步齿轮。我记得寇蒂斯公司有这技术,能不能想办法买份图纸?”
“还有,自封油箱的橡胶,国内造不了,要从南方转口,得提前储备,免得断货。”
“寇蒂斯的图纸,我让沪市的商号去谈,就说是民用飞机配件。”张汉卿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雪夜。
“明天咱们开个启动会,把研发组、技工、后勤的人都叫来,让大家知道,咱们东北要造自己的飞机了。”
邢契莘也站起来,手里的电报底稿被他攥得发皱:“汉卿世兄,这计划要是成了,短则两年,长则三年,东北就能有一百多架新式战机,都是单翼机,组建一个航空师不是问题。”
“到时候,小鬼子再想动歪心思,也得掂量掂量。”
虽说东北现在能自产飞机,但那都是型号老旧的双翼机,妥妥的面子工程。
空军对外号称五个航空队,两三百架战机,但实际上能拉出去打仗的不足一半,外强中干。
这次他不但要解决飞机生产难题,还要直接对标国际水平,要造就造比鬼子强的。
“正是因为时间紧张,所以我才从米国购买发动机。”
张汉卿点点头,虽然对两三年的时间不太满意,但他深知飞机不同于坦克,急不来。
“发动机的话,我倒有个想法。”
“哦?说说看。”张汉卿面露好奇,身体微微前倾。
邢契莘指着文件中的“自由l-12”发动机道:“相信你也发现了,水冷式的发动机在东北这样极寒的环境中还是有些不太适应。”
“我建议,直接购买普惠的‘r-985小黄蜂’发动机,结合东四省的基础工业能力,研制出来的新飞机必定性能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