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田可早嘞,三天之前就全部弄完咯。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荷花爹坐在屋檐下,拿镰刀把鞋底上的泥刮掉,笑得嘚瑟又把镰刀竖在墙角下。
苏萤笑着与他说了几句。
荷花去后院放了猪草,出来见自家阿娘阿爹与苏萤聊得开心,趁机提要求,“我去找晴晴商量一下绣花样哈。”
不等人回应,荷花立刻就跑走了,连打猪草弄脏的手都没洗一下,可见其激动。
苏萤笑着又跟他们说了几句,坐了会儿就起身回了家。
家里晴晴做好饭了,也喂好猪喂好了鸡。
陆闻打了一筐猪草放到后院,出来洗手,边洗手边嘟哝着背诵《三字经》。
荷花见他们要吃饭,不等他们挽留,跟晴晴又聊一会儿就跑走了。
家家条件都不好,很少会有人留在别人家吃饭的,除非帮人家干活了。
吃完饭,苏萤把两百五十文钱放好。
接下来几日,村里半数以上有粪的人家,都在往田里施肥。
这事没怎么影响到苏萤与岑茵,两人照例摆摊,一直到六月初五这日,家中情形才稍微起了变化。
为了方便,苏萤让木匠家等了两日,才去村长家借骡车把铁盘,甑子拿回来。
赶骡车的人是谢昀,乐得岑茵喜不自胜,一路都不太自在又喜悦。
苏萤与谢昀倒是如常,能说好多话。
谢昀也因此对苏萤很讶异,他没想到苏萤竟然懂这样多,比一些书生还见识广博。
岑茵适时插一句嘴,“她可是站在巨人之肩膀上的。”
此言一出,苏萤没忍住笑了,谢昀自然不懂,苏萤便扯谎,“我也是听人说的。”
“原来如此,不过嫂子也很厉害了。”谢昀比陆酌要小一岁,喊苏萤嫂子无可厚非。
只是苏萤自己不自在而已,谢昀倒是没发现,笑着说起陆酌来。
“上回不是说一个月后就回来吗?可能再有七天就到家了。”
“也许吧。”苏萤有些不习惯他们把陆酌跟她说在一起,她跟陆酌是真不熟悉啊。
一路说话到了镇上。
三人先去铁匠家拿了六个铁盘,苏萤支付了一贯三百五十钱,又去木匠家拿大甑子,支付一百三十文。
这才打道回村。
路上依然聊天,苏萤提起找时间把《千字文》,《三字经》全部抄写完,就把书还给谢昀,谢昀说不急。
回到村,苏萤给了谢昀二十文钱。
谢昀没推拒,这钱是要交给他阿爷的。
谢昀帮苏萤把东西放在左厢房库房就走了,岑茵也跟他前后脚走了。
苏萤看着方形的蒸笼,不用知道怎么把它放在锅里……
她是个急性子,怎么耐得住?
当即就使出吃奶的劲,把木甑子抱起来,结果就发现木匠给她弄了一个底座。
底座最下面是圆形的,放锅里十分方便,上面是正方形正好契合甑子。
苏萤大大松了一口气,对古代的木匠竖起大拇指,真不是一般的聪明和厉害啊。
苏萤等不及,又把铁盘拿出来,拿着抹布带着晴晴去河边,把一个一个铁盘仔仔细细刷干净,亮亮的才放下心。
回到家苏萤各处看看,又闲不住,拿最先洗已经干了的铁盘塞方形甑子里,严丝合缝,很合适。
苏萤喜悦得不得了,高兴得很,一旁陆闻晴晴也满脸喜悦。
苏萤前几天陆陆续续跟他们说过,家里要蒸剪粉卖,这是比水晶凉粉还要赚钱的生意。
几天过去,到今天六月初五,两个小孩早已接受,苏萤自己心理准备也做好了。
而村里,关于陆家的流言蜚语,也有了一点变化。
一开始,大家都不觉得陆家在死了陆大云和成丹之后,还能撑起来。
毕竟只有前途未卜的儿子,一个童养媳,两个半大的小孩子,能成什么气候?
可现在?
陆家那前途未卜的儿子传回了消息,竟要娶云州知府大人的千金为妻!
这就不说了,没影的事,只是偶尔可怜一下陆家的童养媳而已。
偏偏陆家童养媳看着低调,闷不做声的,竟然也把日子过起来了。
先是跟岑茵去镇上摆摊,后面又给田里施肥,水田里秧苗肥壮不已。
后面又买了多少村里人舍不得买也买不起的石磨,坊主亲自驾驶骡车拉回来,整个村的人都注意到了。
这还不算,今日又拉回来一个奇形怪状的甑子,好几个铁盘,这可是好东西,贵得很。
按理说,张家赔的钱,也全然不够添置这些东西啊,只能说她卖的水晶凉粉赚到钱了。
也是,岑家人说是府城卖的呢,肯定赚钱啊。
村里不少人心里不是滋味,眼瞅着不如自家的人,一天一天日子好起来了,谁受得了?
尤其肖三娘,一想到自己家失去的五两银子,成了苏萤好日子的助力,她就恨得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