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陈师傅和他带来的工人们就已经在工地上集合了。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吃饱喝足休息了一晚,这群老师傅一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
江北拿着自己画的简易图纸,正准备跟陈师傅商量,想先集中力量把一栋房子完整地建起来,做个样板。
“陈师傅,我的想法是这样,咱们先……”
话还没说完,陈师傅摆了摆手,笑呵呵地把他拉到一边,指着那片已经平整好的空地。
“江北同志,你等一下。”
“你这个想法没错,稳扎稳打。”
“但是我们人多,工具也带得齐。”
“要我说,不如换个搞法。”
“咱们这十几个人,直接分成三组!”
“一组专门按照图纸的尺寸,把所有的钢材下料、打孔,当零件预备着。”
“二组就负责把这些零件,像搭积木一样,先把所有房子的骨架全都立起来!”
“三组跟在后头,等骨架一好,就立刻统一安装墙板,最后再统一上房顶的彩钢瓦。”
“这就叫流水线作业!咱们不一间一间地盖,咱们是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干!这样速度最快,也最省事儿!”
“高!还是陈师傅你们经验丰富!就按您说的办!”
专业团队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群老师傅的工作速度简直不是盖的,根本不用人催,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现场只听见切割机发出刺耳的“滋滋”声,电钻的“嗡嗡”声,还有大锤敲击钢材发出的“叮叮当当”声,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非但不显得嘈杂,反而透着一股火热的、充满效率的节奏感。
仅仅一个上午,十几栋活动板房的骨架就跟雨后春笋一样,齐刷刷地在空地上立了起来,场面颇为壮观。
到了下午,陈师傅又把江北叫了过去,指着他的图纸,嘴里叼着根没点的烟。
“江北同志,你过来一下。”
“你这个图纸画得是真不赖,尺寸都标得清清楚楚,我们干活儿省心多了。”
“不过有两处地方,我这个干了半辈子活儿的老师傅,给你提个小建议哈。”
“你看这儿,这个斜向的支撑梁,你设计的是从这个点连到这个点。”
“从力学上讲是没问题的,很标准。”
“但咱们这儿是山沟,风大,回头要是真遇上大风天,整个墙面受力会有点抖。”
“要我说,不如把这个连接点往下移个二十公分,再从这儿,多加一道横向的角铁焊死,让它组成一个扎扎实实的三角形,那你这房子,就跟在地上生了根一样,稳如泰山了!”
“还有这个房顶的瓦,你设计的搭接边是五公分。”
“平时下个小雨毛毛雨肯定没事,但要是真来了你说的那种大暴雨,雨水一急,山风再从侧面一灌,保不齐就要从缝里渗水。”
“咱们也别省那点料了,直接搭十公分,再在接口底下垫一层油毡纸,来个双保险!保证它下刀子都漏不进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