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镇长家抓药的下人离去后,院落内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药已开出,但结果如何,尚需时间验证。这份等待,对于孙家是焦灼,对于陈实,则是一次对自身判断的检验,更是观察与学习的间隙。
王执事并未多言,只是示意刘济民老先生一同坐下,品着主家奉上的粗茶,看似闭目养神,实则气息悠长,是在运转玄功。陈实知道,这是师父在借机调息,也是为他坐镇。
陈实没有浪费这段时间。他借着请教的名义,与刘济民老先生细细交谈起来。他不再局限于孙镇长孙子的病例,而是将话题引向了金堆镇常见的地方病、时令病,以及本地药材的产出与使用习惯。刘老先生见这位年轻的“陈先生”态度谦和,求知若渴,并非恃才傲物之辈,心中好感大增,也乐得将自己数十年的经验娓娓道来。
从刘老先生的描述中,陈实了解到金堆镇因靠近山区,湿气较重,夏秋之交多发疟痢(疟疾、痢疾),冬季则多风寒湿痹。镇上最大的药铺“济世堂”背后东家亦是本地乡绅,与孙镇长关系匪浅。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被他一一记在心中,如同拼图,逐渐勾勒出金堆镇医药领域的潜在规则与人情网络。
约莫一个时辰后,内室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接着是丫鬟略带惊喜的低呼:“小少爷醒了!要水喝!”
孙镇长霍然起身,脸上瞬间被狂喜与紧张充斥,几乎是小跑着冲进了内室。刘济民也立刻跟上,脸上满是期盼与求证的神色。
王执事这才缓缓睁开眼,对陈实微微颔首。两人也随后步入内室。
只见床榻上的孩童已然睁开了眼睛,虽然眼神依旧有些迷茫虚弱,高热带来的潮红也未完全褪去,但那种死气沉沉的昏睡状态已然打破。他小口地喝着丫鬟喂的温水,喉咙里发出细微的吞咽声。
“热……好像退了些……”孙镇长小心翼翼地用手背探了探孙儿的额头,声音带着颤抖的喜悦。
刘济民上前仔细诊脉,片刻后,脸上露出由衷的叹服之色:“妙!王仙长此方果然妙极!脉象虽仍细数,但那滞涩之感已去大半,浮越之象亦有所收敛!痰热得化,风阳渐熄,神魄归位……此子,已无大碍矣!后续只需清淡饮食,按时服药,精心调养便可!”
此言一出,孙镇长最后的担忧彻底放下,他转身对着王执事和陈实,竟是拜了下去:“仙长与先生活命之恩,孙家没齿难忘!日后但有所需,金堆镇孙家,必倾力以报!”
王执事坦然受了他一礼,淡然道:“医者本分,镇长不必如此。孩子既已无事,贫道与劣徒还需准备明日的义诊。”
“是是是!仙长与先生劳顿,请先好生歇息!义诊一应事务,守业定会安排妥当,绝不敢劳烦仙长费心!”孙镇长连忙应承,态度比之前更为恭敬,甚至带上了一丝敬畏。
人前显圣,于无声处听惊雷。 陈实并未多言,只是谦逊地站在王执事身后,但他知道,经此一事,他在金堆镇的地位已然不同。这并非他刻意追求,而是实力与时机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孙家的感恩,刘济民的敬佩,都将转化为他在此地行事的便利与潜在的助力。
回到安排的厢房,陈实并未立刻休息。日间救治产妇、婴孩的精神损耗,以及方才诊断时的全神贯注,让他感到一种深层次的疲惫,但丹田之内,那缕因服用培元丹而变得更具生机的内息,却似乎更加活泼。
他盘膝坐于榻上,没有立刻开始传统的打坐行功。而是回想起自己关于“被动修炼”的设想。“将主动的引导,转化为身体本能般的常态……” 这个念头如同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他知道这绝非易事。这要求他对自身内息的掌控达到“念动即至,意散即稳”的入微境界,更要求内息本身具备足够的“灵性”或“惯性”。
他决定从最简单的“呼吸”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