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特种兵重生古代,开局五个拖油瓶 > 第230章 土法水泥

沙棘堡的春天,风沙依旧是个锲而不舍的痴汉,抓着沙子没完没了地往人脸上糊,恨不得给每个人都做一遍免费去角质。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空气里那点可怜的、刚从冬天牙缝里挤出来的湿气,在这位“痴汉”的猛烈攻势下,显得那么弱小、可怜又无助。

萧战叉着腰,像个刚丢了钱包的土地爷,杵在那片刚划拉出来、还带着零星草根的“农田”边上,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头冲锋的野猪。他弯腰抓起一把土,典型的沙质土壤,干燥得直冒烟,黄澄澄的沙粒比他兜里那几个铜板溜得还快,毫不留恋地从他指缝里簌簌而下。

“他娘的!这破地!”萧战气得一脚踹飞脚边一个顽固的土坷垃,那土块在空中翻滚、跳跃,带着一股子不屈的劲儿,精准地砸在了旁边正撅着屁股、恨不得把鼻子埋进土里研究成分的萧火后脑勺上。“砰”的一声闷响,伴随着萧火“哎呦”一声痛呼。

“老子还想学人家诸葛亮搞什么水淹七军……啊呸,是兴修水利!修渠灌溉!就这沙土地?水他娘还没流到地头,就先跟地下老相好私奔了!这不成全自动漏斗了吗?浇地?喂耗子洞还差不多!”萧战骂骂咧咧,唾沫星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脑海里跟放连环画似的,闪过系统里那些高大上的水利工程示意图,什么“u型渠”、“混凝土衬砌”、“智能闸门”,看得他口水“哗哗”的,仿佛已经看到了清水潺潺、禾苗碧绿、姑娘们……咳咳,是丰收的景象。可目光一瞟到那动辄几千上万的科技点数标价,瞬间就像被二舅妈兜头泼了一盆洗脚水,从头顶凉到脚底板。他憋着气,像个在菜市场捡烂叶子的老抠,在系统那浩瀚的科技树上扒拉来扒拉去,专挑那些边角料、跳楼价、买一送一的玩意儿看。

忽然,一个灰头土脸、毫不起眼,图标粗糙得像小孩尿炕痕迹的选项吸引了他——《土法硅酸盐水泥制造》!下面标注的价格是:100点!

“一……一百点?!”萧战的眼睛猛地瞪得像俩铜铃,放射出饿了三天的野狗看到肉包子般的绿光,声音都激动得劈了叉,“这性价比不是很高吗?老子抠抠搜搜,从牙缝里省,从屁……从各种地方抠,加上上次搞滑轮组和逼着那群小兔崽子识字攒下的裤腰带都快勒进腔子里了,刚好够!”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像怕系统老板反悔似的,立刻在心中默念:“兑换!赶紧的!麻溜的!密码是……他娘的老子没设密码!确认!”

“嗡……”一股算不上浩瀚、但极其具体、甚至带着点土腥味儿的信息流涌入脑海:石灰石要选含钙量高的,敲起来声音清脆的;黏土得用富含氧化铝和氧化硅的,手感细腻黏糊的;配比大概是石灰石七成黏土三成,多一点少一点都可能玩完;石膏这玩意儿是调凝的,得像给菜调味一样,在“熟料”冷却到能烫熟鸡蛋但又没完全凉透时掺进去;最关键的是一种叫“土立窑”的玩意儿怎么搭建,用黄土混合茅草夯实在还是用破砖烂瓦垒……图片模糊得像是隔着毛玻璃看油画,但步骤清晰,原理明确,充满了劳动人民被生活逼出来的智慧!

“哈哈哈!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水泥!老子要有水泥了!”萧战兴奋地一拍大腿,原地蹦起三尺高,差点把裤裆扯裂,把旁边刚揉完后脑勺、一脸委屈的萧火和几个正在刨地的、经验丰富但没啥用的老农吓得一哆嗦,锄头差点刨到自己脚面。

“二哥!别研究你那五行缺土的玩意儿了!有更好的了!”萧战一把搂住萧火的脖子,激动地喷了他一脸带着早饭味儿的唾沫星子,“走!跟兄弟干票大的!保证比你玩泥巴有意思!”

说干就干!萧战立刻化身金牌包工头,点齐了一帮看着手不算太笨的工匠和一群光着膀子、肌肉虬结的民夫,按照脑海里的“抽象派施工图”,扛着家伙事儿,浩浩荡荡开赴城外。凭借系统提供的、价值5个点数(心疼得他直抽抽,骂系统死要钱)的粗略地质咨询,还真在城西二十里外找到了一处裸露的、质量马马虎虎的石灰石矿脉,灰白色的石头在阳光下有点晃眼。接着,又在不远处一个土坡下面发现了合适的黏土层,挖起来黏糊糊的,手感不错。

接下来,沙棘堡的军民就看到了让他们下巴掉地上的一幕:他们那位平日里要么杀气腾腾像个阎王,要么嬉皮笑脸像个痞子的萧将军,居然脱了上衣,露出一身不算白但很结实的腱子肉,挥着铁锹,吼着号子,跟工匠民夫们一起,和泥、搬砖、垒窑!用黄土混合斩碎的茅草夯实地基,再用不知道从哪个废墟扒拉来的红砖和本地开采的、奇形怪状的石头,垒砌起沙棘堡第一座,也可能是这个世界目前独一份的“土立窑”。那窑形状古怪,像个喝醉了酒的泥瓦匠堆起来的巨大坟包,下面歪歪扭扭开了几个进风口和掏灰口,上面插着根陶管当烟囱,充满了后现代主义原始工业风格。

“火!给老子烧起来!往死里烧!对,就那黑乎乎的石炭,多加点!别他娘的跟伺候月子似的舍不得!”萧战脸上、身上沾满了黑灰、泥点和汗水,挥舞着铁锹,像个狂热的传销头子,对着负责烧窑、战战兢兢的老工匠周老头吼道,“温度!控制好温度!老子要的是那种能把孙猴子炼出火眼金睛的感觉,不是他娘的给你烤地瓜!看见那火焰颜色变橘黄了吗?对!就保持这样!谁他娘的敢把火弄小了,老子就把他塞进窑里当人形燃料!”

第一次烧制,毫无意外地,扑街了。窑温没控制均匀,出来的是一堆半生不熟、颜色跟闹肚子似的、硬度参差不齐的疙瘩,用力一捏就碎,还不如河边捡的鹅卵石结实。

“妈的!火候不够!你们早上没吃饭吗?烧窑跟大姑娘绣花似的扭扭捏捏!再来!”萧战气得跳脚,亲自蹲在窑口,脸被烤得生疼,眼睛死死盯着火焰。

第二次,工匠们被骂得发了狠,玩了命地加煤,恨不得把煤山都搬来。结果窑温过高,部分靠近火源的原料直接烧化了,冷却后成了五彩斑斓、琉璃状的硬疙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挺有艺术感,但屁用没有,只能拿回家当摆设。

“操!过犹不及!懂不懂?黏土是不是放多了?配比给老子重新算!精确到钱!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