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相还乡,转眼已逾半年。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吕不韦,如今的文信侯,居住在他位于河南洛阳的封地之内。
他的府邸,依旧是天下最顶级的规制。
食邑十万户,僮仆数千人。
他每日的生活,依旧是锦衣玉食,奢华无比。
但他,却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关在黄金囚笼里的、活着的幽灵。
他习惯了在天还未亮时便起身,却再也看不到门外,那些排着队等待他批阅的、堆积如山的政务竹简。
他习惯了在府中最宽敞的大堂,与门下最顶尖的食客们,高谈阔论,指点江山。
如今,那座大堂,却常常是空空荡荡,安静得能听到灰尘落在地上的声音。
他习惯了,整个帝国的脉搏,都随着他的呼吸而跳动。
如今,他却连咸阳城内,一场小小的官员任免,都需要通过别人辗转相告才能得知。
他被剥夺的,不是财富,不是地位。
而是,权力。
那如同空气和水一般,早已融入他生命,成为他一部分的权力。
这种被世界中心,彻底抛弃的、无边的空虚,比任何酷刑,都更让他备受煎熬。
起初,洛阳的府邸,是门可罗雀的。
咸阳的官员们,都在观望那位年轻君主的态度,无人敢与这位被罢免的“前相邦”,扯上任何关系。
但寂寞,并未持续太久。
当人们发现,秦王似乎,真的信守了“颐养天年”的承诺,并没有对吕不韦赶尽杀绝时,通往洛阳的道路,便又重新变得热闹了起来。
最先到来的,是他那些旧日的门生故吏。
他们打着“探望恩师”的名义,前来拜会,言谈之间,依旧将他视作那个可以一言九鼎的相邦。
紧接着,是天下各地的名士大儒。
他们因为《吕氏春秋》的巨大影响力,将吕不韦视作当世唯一的“文化宗师”,不远千里前来请教学问。
而最致命的,是那些来自东方六国的使臣与说客。
他们同样将吕不韦,视作秦国政坛上那个“不倒的太阳”。
他们认为,年轻的秦王终究羽翼未丰,未来总有需要重新仰仗这位“仲父”的一天。
于是,文信侯府,这座本应是“养老”之地的府邸,在一种病态的繁荣中,再次变成了秦国事实上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吕不韦知道这一切都很危险。
理智告诉他,他应该闭门谢客,向咸阳传递出一个“安分守己”的明确信号。
但他,做不到。
他那颗,因为被权力滋养了数十年,而变得无比骄傲的心,无法忍受被冷落的寂寞。
每一次,当他看到那些六国使臣,在他面前恭敬地向他请教“秦王之心意”、“秦国之国策”时,那种重新回到“棋手”位置的、掌控天下风云的巨大满足感,便会让他将所有的危险都抛诸脑后。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他认为自己依旧在以另一种方式,为大秦服务着。他依旧是那个无人可以取代的吕不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