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门下的那场“世纪辩论”,其后续影响,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发酵得更快,也更猛烈。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吕氏春秋》,这个前几天还被天下士子奉为“圣典”的旷世奇书,一夜之间就沦为了整个咸阳城最大的笑柄。

茶馆里的说书人,绘声绘色地,模仿着那个关中老农,是如何用最朴实的语言嘲笑着书中的“不食人间烟火”。

酒肆里,退伍的老兵们吐着酒气,将书中那些关于排兵布阵的“奇思妙想”,当成了最好的下酒菜。

“一字千金?我看,一钱不值!”

这句刻薄的民谣,如同一场无法扑灭的野火,烧遍了咸阳的每一个角落,也彻底烧光了相邦吕不韦身上,那最后一件名为“圣人”的华美外衣。

舆论,已经彻底逆转。

政治的屠刀,也随之悄然举起。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那些曾经依附于吕不韦的官员们。

他们纷纷上书,与相邦大人“划清界限”,痛陈自己当初是如何被其“花言巧语”所蒙蔽。

紧接着,那些在嫪毐之乱和“问罪”事件中,一直保持着沉默的宗室老臣们,也终于亮出了他们的獠牙。

他们联合上书,痛斥吕不韦“名为相邦,实为国贼”,以“杂学乱政”,动摇国本,其罪当诛!

墙,倒了。

推墙的人,蜂拥而至。

吕不韦,这位曾经权倾朝野,一言可决人生死的相邦,在短短数日之内,就陷入了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绝境。

那座曾经车水马龙的相邦府,如今门可罗雀,冷清得如同鬼蜮。

嬴政,在等。

他在等一个,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让吕不韦也彻底心服口服的……最后时机。

……

三日后,大朝会。

这是自“一字千金”事件之后,吕不韦第一次,踏入这座他曾经主宰了十数年的咸阳宫主殿。

他依旧穿着那身象征着百官之首的华美朝服,但他的背,却不再像以往那般挺直。

短短数日,他仿佛苍老了十岁。

当他走进大殿时,那些曾经对他,笑脸相迎,极尽谄媚的同僚们,此刻,都如同躲避瘟疫一般,纷纷避开了他的目光。

他成了这座大殿里最孤独的人。

嬴政端坐于王座之上,神情平静得如同一潭死水。

他没有让任何人,再提起《吕氏春秋》之事。

他只是让李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重新宣读了一遍关于“嫪毐之乱”的,最终调查卷宗。

李斯的声音冰冷而又清晰,回荡在大殿之内。

他详细地叙述了嫪毐,是如何从一个市井无赖一步步地,窃取了侯爵之位,豢养门客,图谋不轨。

而在他叙述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会出现一个无法被绕开的名字。

“……嫪毐,经由相邦吕不韦所荐,伪为宦官,得以入宫。”

“……其长信侯之爵位,亦由相邦吕不韦,附议而成。”

“……其在雍城,私蓄家兵,僭越规制,身为摄政之‘仲父’,相邦吕不韦,竟未有丝毫察觉。”

一句句,一字字,都像是一柄柄无形的重锤,狠狠地敲击在吕不韦的心上。

这一次,嬴政不再是“问罪”。

而是,盖棺定论。

当李斯宣读完毕。

嬴政才缓缓地将他那冰冷的目光,投向了那个自始至终都一言不发,低着头的老人。

“仲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