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区总院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每一天都遵循着严格的作息:检查、换药、休息、营养餐。身体上的伤口在精心的照料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小王手臂的纱布越来越薄,丽媚脸上的擦伤结痂脱落,露出新生的粉色皮肉,侦察兵已经能丢掉棍子,慢慢地独立行走了。
然而,身体的康复并未带来心灵的平静。那种与前线脱节的隔离感,日益强烈,像无形的藤蔓缠绕着他们。
他们尝试向医护人员打听前方的消息,但得到的回复总是温和而模糊:“同志,安心养伤,前线有我们的战友呢。”或者“消息传递不便,我们这里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总院的广播里播放的是胜利的捷报和鼓舞人心的社论,但对于经历过真实战场残酷的他们来说,这些宏观的消息远远不够。他们想知道的是:老李醒了吗?他所在的野战医院是否安全?他们原先的部队现在推进到了哪里?鹰嘴涧那边敌人有没有反扑?
这种信息的真空,让焦虑与日俱增。他们像被遗忘在安全角落的士兵,听着远方的雷鸣,却不知风雨具体袭向了何处。
小王变得有些沉默,常常一个人坐在病房外的长椅上,看着院子里进行康复训练的其他伤员,眼神却飘向了远方。丽媚则更加频繁地折叠着纱布,仿佛通过这种重复的、力所能及的劳动,才能维持内心秩序的稳定。
转机发生在一周后。
那天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敲打着玻璃窗。一位穿着军装、臂章显示来自集团军政治部的干事在院领导的陪同下找到了他们。干事姓陈,表情严肃,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
“小王同志,丽媚同志,”陈干事开门见山,“你们提交的任务报告,总部高度重视。经过详细核实和情报比对,你们提供的信息,其准确性和价值远超预期。经集团军党委研究决定,为你们此次卓越的侦察行动,提请授予崇高荣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瞬间愣住的两人,清晰地说道:“为表彰你们不畏牺牲、深入敌后、获取关键情报的重大功绩,决定为小组全体成员——包括李建国同志,以及牺牲的张同志、刘同志——记集体一等功!并为你们个人申报相应战功!”
集体一等功!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在小王和丽媚耳边炸响。这是军人至高无上的荣誉!他们一时间竟不知该作何反应,心脏剧烈地跳动着,血液奔涌上头。
但紧接着,巨大的悲伤和遗憾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最初的激动。
功劳来了,可一起创造这功劳的战友呢?老李昏迷不醒,两位战友长眠于沼泽之地……这沉甸甸的功勋背后,是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小王的眼眶瞬间红了,他猛地低下头,声音哽咽:“这功…是班长和牺牲的战友用命换来的…”
丽媚的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默默点头。
陈干事似乎早已预料到他们的反应,语气沉重而充满敬意:“是的,荣誉属于英雄,无论他们是活着,还是已经牺牲。他们的名字,将会和你们一样,被记录在功勋簿上,被部队和历史铭记。这也是对英雄及其家属的一种告慰。”
他接着又详细询问了一些任务中的细节,特别是关于牺牲战友最后的情况,以便为他们撰写事迹材料和办理抚恤事宜。
陈干事的到来,像一块巨石投入他们看似平静的心湖,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荣誉肯定了他们的价值,却也再次无情地提醒他们那段惨痛的经历和沉重的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