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时空 不少的底层百姓开始欢呼了,在他们看来这个青苗法不错,而且也知道了利息只有二分,要是官府敢私自加息,他们就上京告御状。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只有那些聪明人,看着这些欢呼的百姓不说话,他们能猜的出来,官府肯定会加息,要是他们敢闹事,官府让一些人失踪,还是很容易的,解决掉出头鸟以后,剩下的人还不得夹着尾巴做人,所以知道了有什么用,不过是增加一些痛苦罢了。
【没办法,只有背叛阶级的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所以这些人死后都会人亡政息。
而且阶级也是会反扑的,就算你能强行压制住他们,也不过是压制一段时间而已,毕竟人总是会死的。】
皇帝们看着评论区也是感慨,后世真的是培养了不少人才,可惜不是他们要的,毕竟他们可不想试一试屠龙术。
【归根结底,王安石的变法没有成功培养出来新的阶级,只有新的既得利益集团出现,才能坚定的支持变法,要不然都是昙花一现。
就像是商鞅变法那样,商鞅通过变法培养出来军功集团,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坚定的对抗旧贵族势力,所以就是商鞅死了变法也能坚定的推行下去。】
皇帝们眼中豁然开朗,通过变法培养新的利益集团,来对抗旧的利益集团,这个想法不错,就是新的利益集团是什么,总不能还是地主吧,他们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赵顼也开始思考,应该怎么培养新的利益集团,要选取哪些人进行培养。
【王安石变法有点太激进,太理想主义,他认为只要有规定,下面人就必须按照规定行事,可是他忘了人本身就是最大的变数。
而且他还有点非友即敌的念头,一些嘴上说着支持新法的就收入麾下,那些反对的就直接踢到地方上去了,可是他忘了地方上才是真的执行人。
这就不得不提苏轼了,当初苏轼看到了变法不足的地方,直接出声反对,结果被踢到地方上去了,然后再地方上执行变法的时候,把那些不切合实际的都剔除了,这反而让苏轼所在地方,执行变法的效果最好。
等宋神宗死了以后,旧党司马光上位以后,就开始全面废除新法,又把当初出声反对变法的苏轼捞了回来,没想到苏轼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对废除新法,最起码不能全部废除,因为有不少新法成效显著,然后又被旧党踢出京城,把他继续往下贬,所以才有了全国可贬的一生。
苏轼这是属于大宋逆风草,哪里势弱往哪里倒。】
苏辙这时候不知道怎么评价他哥了,说他不懂变通吧,他还知道把一些不合实际的新法剔除了,说他懂变通吧,刚捞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对废除新法。
赵顼的眼中却是闪过一丝亮光,现在先让苏轼看看哪里需要修改,然后派他下去执行,是不是就没问题了。
赵顼把想法一说。
苏轼就开始叫苦“官家,这看看新法哪里不足,我还是没问题的,可是下去执行就不行了。
改革要深入一线吧,我不得去田间地头看一看,全国两百多个州府,就是每个州府待一个月,也要二十多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