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朝廷的情况,王安石给出了两种办法,分别是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这次变法涵盖了方方面面,具体条款非常繁杂。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我们就挑几个具体的来讲。
第一条是方田均税法,简单来说就是重新丈量土地,根据土地的位置和肥沃程度,来重新制定税收。
这一点和明朝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有点像。
目的是针对已经完成土地兼并的大地主,也就是那些官僚士绅,他们利用特权把大量的耕地吞并在自己名下,并且还瞒报漏报不用交税,现在就有朝廷重新登记一遍,谁有多少地,以后就交多少钱。}
嘉靖年间 朱厚熜一愣,他想起这个人是谁,然后叹了一口气,他可知道重新丈量田亩的难度,现在这些士绅虽然不怎么团结,但是在这一件事上,可是拧成一股绳,不好动啊。
而且现在天幕提起他,恐怕以后会被针对啊,他思来想去找到了一个地方,准备先把张居正安排到钟祥去,当初因为兴王府在哪的原因,他往那里埋了不少的暗子,准备以后启用。
现在正好是用到的时候,一方面让这些人保护好张居正,另一方面那里流民严重,让他好好看一看底层的情况,方便以后改革。
万历年间 朱翊钧看着天幕也陷入了回忆,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了,反正事情都做了,说什么都没用,现在最重要的新坟修在哪。
宋神宗赵顼无语的看着天幕,这些内容他都知道,就不能跳过这些讲一讲为什么会失败吗。
{第二条青苗法,在古代土地兼并往往是发生在青黄不接,或者天灾人祸的时候,因为遇到这些情况,农民往往会将自己手里的土地,以极地的价格卖给地主或者抵押给地主,来换取渡过难关的机会。
青苗法的则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若是农民遇到困难,则是由朝廷出面,发放低息贷款,避免农民借高利贷。
第三条是保甲法,这一条是为了给军事减负,在和平时期将军营里的士兵遣散,让他们回家种地,停发军饷,顺带可以将军营里的战马牵回去,平日里可以自己使用,战争时期连人带马一起回来。}
宋朝前的皇帝们感觉最后一条好像不太好,有可能是和他们这里不兼容吧,不过其他可以借鉴借鉴。
{这三点总结起来就是开源节流,既让朝廷赚钱,又让朝廷省钱,实施以后效果非常明显,财政收入提升巨大。
宋史记载改革以后,一年的财政收入可以维持朝廷二十年运转。
文献通考上面记载,在变法后的1077年,国家税收是五千两百万石,而变法前普遍情况是百万石,甚至还到过三十多万石这个最低点。
所以宋史里记载的并不夸张。}
不少皇帝震惊的站了起来,他们没看错吧,居然差了五十倍,这个王安石真是厉害啊,怎么就不是他们时空的人呢,跟着赵宋真是可惜了。
尤其是刘彻,他感觉王安石就是他需要的人,有王安石帮忙搜刮,不,攒钱,他就能同时进行好几个大型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