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美食情报王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淡如菊会喝点茶,即将进入校刊的包子

下午没什么事做,陈舟就和老婆一块,再去接了趟孩子。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俩人结婚前畅想过:

每天下班一起接孩子放学,然后再一起到菜市场买菜做饭。

理想挺美好的,但现实是得上班、得工作。

俩人当中,...

订单的激增让“暖包记”的仓库每天都在忙碌运转,凌晨五点,天还没亮,物流组的成员就已经开始清点货物、贴标签、装车。冷链车的引擎声在巷口回荡,仿佛成了这个城市苏醒的前奏。

“老板,昨天的海外测试订单反馈回来了。”郑秀芳拿着平板走进厨房,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日本和加拿大的两个包裹,口感评分都很高,尤其是汤汁的保留度,几乎和店里现做的没差别。”

陈舟正在包一个汤包,动作熟练,面皮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轻轻一收口,褶皱整齐,汤汁封得严严实实。他抬起头,点了点头:“运输温度和时间控制得不错,看来我们可以正式考虑出口了。”

“我已经和国际物流那边谈好了初步合作。”郑秀芳继续说,“他们愿意为我们定制专线,确保时效和温控。”

“那接下来就是包装和宣传的问题了。”陈舟放下汤包,擦了擦手,“我们需要一个更国际化、更具辨识度的外包装,还要有详细的食用说明和品牌故事。”

“我来设计!”小师妹立刻举手,“我可以把汤包做成卡通形象,配上英文介绍,既可爱又有文化感。”

“别太卡通。”陈舟笑着摇头,“我们要的是国际认可,不是‘儿童食品’。”

“知道啦!”小师妹吐了吐舌头,转身跑去找画板去了。

厨房的节奏依旧紧凑,但每个人的心里都多了一份沉稳。他们知道,这不是一场短暂的热潮,而是一场真正走向世界的旅程。

就在这时,厨房的门又被推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是林婉儿。

“陈舟,我回来了。”她笑着说,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欢迎回来。”陈舟走上前,递给她一杯温水,“最近怎么样?”

“还好。”林婉儿接过水杯,“我这次回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件事。”

“说吧。”郑秀芳也凑了过来。

“我想在海外开一家‘暖包记’分店。”林婉儿语气坚定,“我在纽约生活了一年,发现那里有很多华人,他们很想吃正宗的汤包,但却找不到像样的。”

“你打算自己做?”郑秀芳问。

“我想先以‘品牌授权’的形式合作。”林婉儿点头,“我负责培训和品控,对方负责门店运营和本地化推广。如果成功了,我们再考虑直营。”

“这个想法不错。”陈舟沉思片刻,“但必须保证口味和品质。我们可以先派一位师傅过去,确保制作流程完全一致。”

“我已经联系好了。”林婉儿笑着说,“对方是一家有多年中餐经验的餐饮集团,他们愿意配合我们的标准。”

“那就试试。”陈舟点头,“不过,我们得先做一轮内部培训,确保所有人都明白‘暖包记’的核心是什么。”

“明白。”林婉儿眼神坚定,“我们不是在卖汤包,我们是在传递一种味道,一种家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暖包记”都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物流、包装、培训、宣传……每一个环节都在为“走向世界”做准备。

而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

“老板,有个自称是‘美食博主’的人,发了一条视频,说我们的汤包‘口感单一’‘没有创新’。”小师妹拿着手机,一脸气愤,“评论区已经开始有人带节奏了。”

“视频链接发我。”陈舟语气平静。

几分钟后,他看完视频,轻笑了一声:“这个人我认识,是之前被我们拒绝过的合作方。”

“他们想干嘛?”郑秀芳皱眉。

“无非是想蹭热度。”陈舟摇头,“但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你要回应?”小师妹问。

“不。”陈舟看着窗外的阳光,“我们不打嘴仗,只用味道说话。”

“那怎么办?”郑秀芳问。

“明天开始,我们推出‘汤包大师体验营’。”陈舟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邀请粉丝来店里,亲自体验从擀皮、调馅、包制到蒸制的全过程。让他们真正了解,我们的汤包,为什么能成为‘暖包记’。”

“好主意!”小师妹眼睛一亮,“我还可以设计一个‘体验证书’,让参与者带回家,作为纪念。”

“还有,我们可以邀请一些中立的美食博主来参与。”郑秀芳补充道,“让他们亲眼见证,我们的制作流程。”

“就这么办。”陈舟点头,“我们不怕质疑,就怕没人来试。”

第二天,“暖包记”正式发布了“汤包大师体验营”的招募公告,短短几个小时,名额就被抢光。报名的不仅有本地粉丝,还有不少外地甚至海外的网友留言,希望能参与。

“老板,有个美国的网友留言说,她愿意飞过来参加。”小师妹兴奋地说,“她说她看了我们的直播,被我们的坚持感动了。”

“那就欢迎她。”陈舟笑着点头,“我们不仅要做出口,也要做文化交流。”

几天后,第一批体验营学员走进了“暖包记”的厨房。他们亲手包汤包,亲手蒸汤包,亲手吃汤包。那一刻,所有的质疑都化作了赞叹。

“这是我吃过最正宗的汤包。”一位体验者在视频中说,“不只是味道,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暖包记”,不再只是一个品牌,而是一种信念的象征。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夜晚,厨房的灯依旧亮着,蒸汽在玻璃窗上凝结成水珠,映出一张张忙碌却满足的脸。陈舟站在操作台前,看着眼前的汤包,心中升起一股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