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筝听起来是个好人,那就是好骗的,就是好得手的。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仙子好骗。
陈生明了。
世人以为,仙子都是居于云端之上的,心如琉璃又洞悉万象。
其实仙子啊,心愈纯净愈易为尘埃所污,其身愈高洁,愈易为泥淖所陷。
这是仙子蠢?
其实是她所处之境,所持之道,与大部分人本非同途。
为什么?
其一,在于规矩。
良善之辈,如宴筝这种仙子,所见所闻,皆是天地之正理,万物之常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善有善报,恶有恶偿。她的道心构筑,便如一座楼阁,一榫一卯都是章法,一砖一瓦皆有其位。她信奉世间万事,皆应在这规矩之内运行。
行骗者,如陈根生之流,恰是那跳出规矩之外的畜生。
于他而言,规矩非是敬畏的天条,而是可供拆解、可供利用、可供践踏之工具。他深谙楼阁之构,知晓何处为承重之梁,何处为脆弱之窗。他无需与之堂皇对决,只需寻一处常人未料之角落,稍加以微末之力,便可令整座楼阁,自内而外,轰然崩塌。
仙子以己度人,以为人人皆在棋盘之上,依规则落子。
却不知,行骗者早已掀了这棋盘,于盘外冷眼观之。
所以,当仙子还在思忖如何落子方合棋理之时,骗子早已将屠刀,递至她颈项了。
其二,在于情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仙子亦然。然其情多为普世之大爱,众生之悲悯。见老农之将死,便施以援手;见城池之瘟疫,便倾力相救。此乃其道心使然,是其修行途中,印证己道之必然。
这种悲悯对良善者来说,是修行。
于行骗者,却是利刃。
陈根生最擅长的,便是伪装。伪装成那濒死的老农,伪装成那待救的苍生。他们能精准地模仿出世间一切的苦楚,以最真诚的姿态,去乞求仙子的垂怜。仙子的每一次动容,每一次援手,都恰好落入骗子精心编织的网中。
她们的慈悲,成了喂养恶鬼的血肉。她们的善意,成了浇灌毒花的甘霖。她们以为自己是在行善积德,普度众生,却不知,每一次的援手,都是在为骗子的刀,磨得更锋利一分。
玩弄人心者,必先洞悉人心。骗子无需拥有情感,只需懂得如何挑动他人的情感。他就是一面澄澈的镜子呀,能映照出仙子心中最柔软的角落,而后,于那最柔软处,插上最歹毒的一刀。
第三,就是代价。
良善者行事,多半是有所顾忌。
不伤无辜,不违道义,不愿行苟且之事。此等操守,固然可敬,却也使其束手束脚。她们如同戴着镣铐的舞者,纵有倾城之姿,终难尽兴。
骗子则无此顾虑。于他而言,世间万物,皆可为代价,皆可为筹码。亲情、道义、乃至自己的性命,在达成目的之前,皆可舍弃。一个敢于将自己的一切都押上赌桌的人,面对一个连衣角都不愿沾染尘埃的对手,其胜负之势,早已分明。
仙子怕脏,骗子却能在污泥里打滚。
仙子惜羽,骗子却能拔毛啖血。
当一个良善之辈,还在权衡得失,计较因果之时,骗子早已完成收割,拂袖而去。
故而,仙子好骗,非因其蠢,乃因其善。
其善,构筑了一套可被预测的行事准则。
其善,赋予了她们难以割舍的悲悯之心。
其善,为她们的言行,划定了不可逾越的底线。
而骗子,洞悉这套准则,利用这份悲悯,并于那底线之上,肆意狂舞。
这是大道之争,不是智愚之辨。
这云梧大陆上,只有李蝉知道的真相。
那便是,陈根生是个畜生,只有自己能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