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帷幕之后 > 19·火热

接下来的几天,那种被人暗中窥视且跟踪的感觉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这让加洛有些摸不清楚对方的真实目的,仅仅是在暗中监视着他,却不进行任何接触。

通过硬币占卜也只能得出正或否的两种结果,是无法得知对方的真实想法。

加洛也曾有过动用他脑海中源自亚空间知识的内容,去彻底探查这位神秘监视者的真实身份。

他目前还有两个未分配的点数,可以投入到灵能这条路线当中,但每当他的脑海中有这个想法时。

那些源于亚空间的知识,会让他的本性产生胆怯的情绪。

“反正也没有对我产生危害,一直在暗中跟踪着……等到事情产生危机时,我再将点数用在灵能上。”

加洛在心中自我安慰,如果无论如何选都会产生危险性,那就这样一直放任不管即可。

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最近这段时间,他的生意则一直热火。

加洛的名声就如同水波纹一样悠悠荡荡在帝都工业大学的校区内开始蔓延。

而他最开始也将客户群体放在了这些需求度高,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身上。

除了帝都工业大学的学生以外,也有一些社会上的人士有过听闻后来找加洛帮忙,他们的需求一般都是简单的找书服务。

毕竟卢铂巷的书店这么多,除了学生以外,社会上的其他人士能来到这里,多半是来购书的。

因为有加洛在,月光咖啡馆白天里已经很少能找到空着的桌子。

有些大学生,即便是没有需求,也会在空闲的时候坐在咖啡馆外面离加洛比较近的位置,听加洛给其他人进行书中内容的解析。

有时候一些他们已经看过的书,反而通过加洛向其他人解说,更能让他们这些旁听者有一种不一样的感悟。

对于这种蹭听,加洛和他的客户都不反感。

而加洛的“知识导航”生意稳步进行,每天赚到口袋里的钱日渐丰盈。

他的摊位前,从清晨他坐下来开始便时常排起不算长却持续不断的队伍。

甚至有些学生是专门慕名而来,只为验证那近乎传奇的“过目不忘”与“精准解析”。

加洛阅读的书籍数量以惊人的速度累积。

斯图尔几乎成了他的专属“图书搬运工”,除了他,还有几位被加洛能力折服的学生,也乐意从图书馆借出各类书籍。

这让加洛有一种被人用知识投喂的感觉。

随着阅读量的爆炸式增长,加洛对各家书店藏书的理解也愈发精深。

到了后来,他甚至不需要客户提供具体书名,仅凭对方对研究方向或难题的描述,便能如同经验丰富的向导,直接点出最合适的几本书籍及其所在书店。

或者是提供专业的内容解析,经过他的解析客户在看书往往更能快速理解和掌握书中的内容与核心思想,这相当于有一位导师给读者在书中圈出了重点。

同时巨大的成功带来了巨大的疲惫。

高强度、高精度的脑力劳动,让加洛每天收工时都感觉大脑像是被掏空,甚至每天走在回家的路上精神都变得恍恍惚惚。

为了保证状态,他给自己立下了规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下午三点到四点,各休息一小时。

在这段时间里,他不再接待客户,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喝着咖啡馆友情提供的咖啡,偶尔和周围人闲聊几句,或是单纯地闭目养神。

同时,当他在那里休息时,加洛所坐的那张桌子旁边的三把椅子都会空着。

只有他关系不错的朋友会在加洛休息的时候,坐在那里看加洛精力是否充足闲聊一会儿。

午后的阳光透过锡廷市常年的煤烟雾气,变得柔和而稀薄。

加洛刚结束一小时的强制休息,正小口啜饮着杯中已经微凉的清水,让疲惫的大脑得以喘息。

然而他刚刚结束休息,一个身影便急匆匆地来到了他的桌前。

来者是一位穿着帝都工业大学深蓝色制服的女学生,袖口的银线有些磨损,脸上带着熬夜留下的淡淡青黑。

她手中拿着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条,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您……就是加洛先生?”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期待,目光快速扫过加洛那少年偏稚嫩的脸庞和旁边那块简陋的纸板牌子。

由于名声在外,他都被人称呼为‘先生’,很难想像这是在尊称一位十四岁的少年。

“是我。”加洛放下水杯,脸上露出一个令人安心的、不符合他年龄像成年人般稳重沉静的浅笑:“有什么能帮您的?”

当看到加洛又要展开业务,周围正在安静喝咖啡聊天的人们开始主动凑过来,打算蹭听。

每当看着加洛在那里工作,对他们而言竟然是一种平复心情打发时间的享受。

“我需要找一些书,关于……关于‘高频振荡对精密金属构件微观疲劳的影响’。”

女学生语速极快地报出拗口的课题名称,随即有些泄气地补充道:

“我找了三天,图书馆和几家大书店都去过了,要么资料太旧,要么只是泛泛而谈,找不到针对性的前沿研究。

我的课题报告下周就要交了。”

她的焦虑几乎凝成实质。

加洛没有立刻回答,他微微闭上眼睛。

刹那间,他的大脑仿佛变成了一座宏伟的图书馆阅览室,卢铂巷四十一家书店的无数书架虚影在其中飞速排列、重组。

书名、作者、出版社、甚至书籍封面的大致颜色和摆放区域,如同受到无形指挥等待检阅的士兵,迅速进行着交叉检索与关联筛选。

“高频振荡”、“金属疲劳”、“精密构件”……这些关键词像一把把钥匙,精准地插入记忆的锁孔。

几秒钟后,加洛睁开眼,眼神笃定道:

“《机械疲劳学:理论与前沿应用》,作者莫里斯·霍普金斯,第三章专门讨论了振动载荷下的裂纹萌生。

在‘新知期刊社’二楼东侧第三个书架,绿色书脊。”

他语速平稳,吐字清晰,每一个字都被面前的女生快速记在随身携带的便携笔记上。

“《应用物理评论·材料卷》,本年第二期,第178页,有一篇题为《合金表面损伤演化》的短文。

数据很新,在‘约翰乔书店’的期刊区,应该还没卖完。”

女学生的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周围人能听到对方速记时落笔的莎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