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如同融化的金子,温柔地洒在地球郊区的温室大棚上。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这座大棚坐落在 anb 秘密科研基地的西北角,远远望去,像是一片透明的水晶城堡,在晨雾中泛着淡淡的光泽。大棚的顶棚采用了三层特殊材质的玻璃,既能最大限度地透过阳光,又能隔绝外界的污染和温度变化,侧面还装有自动调节的通风口,在微风中轻轻开合,像是在呼吸一般。
李荣涛和苏芮站在大棚外的观景平台上,透过双层隔音玻璃,看着里面忙碌的科研人员。平台上摆放着几张白色的折叠椅,旁边的金属架上放着一台便携式显示屏,上面实时显示着大棚内的各项环境数据。苏芮穿着一身浅蓝色的休闲装,头发扎成马尾,显得干练而清爽;李荣涛则穿着黑色的运动服,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时不时低头记录着什么,两人的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期待。
“这个温室大棚是我们通过农业部门的特殊渠道租赁的,原本是用于培育太空作物的实验基地,设施在国内算是顶尖的。” 苏芮指着大棚,向李荣涛介绍道,“为了满足灵植生长的需求,我们特意对内部设备进行了改造,加装了天阳能模拟灯 —— 这种灯能发出与仙界散射光波长相近的光线,还有恒温恒湿系统,误差可以控制在 ±0.5 摄氏度和 ±2% 湿度以内。”
李荣涛点点头,目光落在大棚内的土壤上。那些土壤呈现出均匀的深褐色,质地松软,与普通的农田土壤截然不同。“灵石灰的改良效果怎么样?” 他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灵石灰是他从仙界带来的关键物资,能缓慢释放灵气,模拟仙界的土壤环境,这是灵植能否在地球存活的基础。
“你放心,我们按照你提供的比例,将灵石灰与无菌土壤充分混合,含量控制在 5%,并且通过了三次检测,确保每平方米土壤中的灵气释放量均匀。” 苏芮笑着说,“为了测试灵石灰的效果,我们还在旁边设置了一个对照组,用普通土壤种植了一些普通植物,目前来看,改良后的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都比普通土壤好很多。”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白色大褂、戴着黑框眼镜的科研人员快步走了过来。他叫陈博,是这次灵植移植实验的负责人,手里拿着一个银色的平板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地显示着各种数据。“李老师,苏记者,所有设备都已经调试完毕。” 陈博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他将平板电脑递给李荣涛,“您看,温度控制在 25 摄氏度,湿度 60%,光照强度设置为 20000 勒克斯,模拟仙界的散射光环境,土壤的 ph 值为 6.5,呈弱酸性,完全符合您之前提出的要求。”
李荣涛接过平板电脑,仔细看着上面的数据。屏幕上,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都稳定在设定值附近,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土壤中的灵气浓度虽然只有仙界的万分之一,但也能清晰地检测到,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很好。” 他满意地点点头,将平板电脑还给陈博,“传感器都安装好了吗?”
“都安装好了。” 陈博指着大棚内,“我们在每个种植区都安装了微型传感器,能 24 小时监控灵植的生长状态,包括株高、叶片数量、叶绿素含量和灵气波动,数据会实时传输到基地的中央数据库,我们也安排了专人 24 小时值守,确保不会错过任何异常情况。”
李荣涛深吸一口气,从随身的储物袋里拿出一个特制的木盒。木盒是用仙界的青楠木制成的,能隔绝外界的灵气干扰,打开盒子,里面铺着一层柔软的苔藓,几株嫩绿的清心草幼苗静静地躺在苔藓上,还有一小袋黑色的灵蔬种子。
清心草是仙界最常见的低阶灵植,对灵气的需求较低,适应性强,而且还有静心凝神的功效,很适合作为初次移植的实验对象;灵蔬则是仙界修士常吃的蔬菜,味道鲜美,富含灵气,成熟周期只有半个月,能快速看到实验结果。李荣涛小心翼翼地捧着木盒,生怕里面的灵植受到丝毫损伤。
“我们进去吧。” 李荣涛对苏芮和陈博说。三人穿过两道消毒门,进入大棚内部。大棚内的空气清新湿润,带着一股淡淡的土壤和青草混合的气息,温度和湿度都让人感觉非常舒适。里面的种植架整齐地排列着,每个种植架都分为三层,每层都装有独立的光照和灌溉设备,旁边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该区域的环境数据。
陈博递过来一副无菌手套和一把小巧的银质铲子:“李老师,这是无菌工具,您放心使用,不会对灵植造成污染。”
李荣涛接过手套和铲子,仔细地戴上手套,然后走到第一个种植架前。他先用铲子在土壤中轻轻挖了一个小坑,坑的深度和宽度都经过精确测量,正好能容纳清心草幼苗的根系。接着,他从木盒里拿出一株清心草幼苗,幼苗的根部带着一团湿润的仙土,翠绿的叶片上还沾着细小的水珠,在灯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
他小心翼翼地将幼苗放入坑中,然后用铲子将周围的土壤轻轻覆盖在根部,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灵植的根系很脆弱,一旦受损,就很难存活,所以覆土的时候一定要轻,不能用力按压。” 李荣涛一边操作,一边向旁边的科研人员解释道,“而且每株幼苗之间要保持三十厘米的距离,这样既能保证它们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避免灵气竞争。”
科研人员们认真地听着,有的还拿出笔记本记录着要点。苏芮站在一旁,用手机拍摄着整个种植过程,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时不时还会向李荣涛提问,了解清心草的生长习性和功效。
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李荣涛才将所有的清心草幼苗种完。看着种植架上一排排整齐的幼苗,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接下来,他又来到旁边的菜地,开始播种灵蔬种子。
灵蔬种子呈黑色,比芝麻还要小,轻轻一吹就能飘起来。李荣涛先将土壤表面抚平,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上,每平方米的播种量都经过精确计算。撒完种子后,他又用铲子轻轻覆盖了一层薄土,厚度大约一厘米,刚好能覆盖种子,又不会影响种子发芽。
“灵蔬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还有充足的灵气,所以接下来几天,一定要确保环境参数稳定,不能有太大的波动。” 李荣涛对陈博说。
陈博点点头,立刻安排科研人员在每个幼苗和种子旁边安装微型传感器。传感器小巧玲珑,只有指甲盖大小,安装在土壤中几乎看不出来,但却能精准地检测到土壤湿度、温度、灵气浓度等数据,还能实时监测灵植的生长状态。很快,中央数据库的屏幕上就显示出了各个种植区的详细数据,每个幼苗的编号、位置、当前状态都一目了然。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会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每天进行一次采样分析,确保能及时掌握灵植的生长状态。” 陈博说道,“我们还准备了应急方案,如果发现灵植出现枯萎、发黄等异常情况,会立刻调整环境参数,比如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土壤湿度,或者尝试用灵泉水灌溉 —— 我们已经按照您的方法,用凝水符制作了一些灵泉水,储存在恒温水箱里。”
李荣涛看着眼前的灵植,心中充满了期待。他想象着,再过一段时间,这些清心草幼苗会长得郁郁葱葱,灵蔬也会茁壮成长,到时候,地球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灵植了。这不仅能为地球带来新的物种,还能开辟新的生意渠道 —— 将仙界的灵植卖到地球,作为 “珍稀药材” 或 “功能性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需求;再将地球的农作物,比如水稻、小麦、蔬菜等,卖到仙界,满足修仙界对 “凡俗食材” 的需求,形成双向贸易,实现地球和仙界的资源互补。
接下来的几天,李荣涛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温室大棚,查看灵植的生长情况。最初的两天,清心草幼苗看起来还比较精神,叶片翠绿,灵气波动也比较稳定,李荣涛和科研人员们都松了一口气。
但到了第三天,情况开始变得糟糕起来。清心草幼苗的叶片渐渐失去了光泽,变得有些发黄,边缘还出现了轻微的枯萎迹象,用传感器检测发现,它们的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灵气波动也变得微弱起来,生长速度远低于在仙界的水平。更让人担忧的是,灵蔬种子不仅没有发芽的迹象,埋在土壤中的种子甚至出现了轻微的霉变,用显微镜观察,能看到种子表面长出了细小的霉菌。
科研人员们都有些慌了,陈博更是急得团团转。“李老师,灵植的生长状态不太好。” 他拿着检测报告,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清心草的叶绿素含量已经下降了 30%,按照这个速度,再过两天,叶片就会完全枯萎;灵蔬种子的霉变率达到了 30%,剩下的种子也没有发芽的迹象。是不是地球的环境真的不适合灵植生存?或者我们土壤中灵石灰的含量不够,灵气浓度太低了?”
其他科研人员也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认为应该增加灵石灰的含量,有的建议提高光照强度,还有的提出要更换土壤,重新进行实验。
苏芮也有些担忧,她看着李荣涛,轻声问道:“李荣涛,要不要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比如从仙界多带一些灵石灰过来,或者用灵泉水多灌溉几次?”
李荣涛却显得很平静,他走到种植架前,仔细观察着清心草幼苗的状态,又拿起一把小铲子,轻轻挖开土壤,查看灵蔬种子的情况。过了一会儿,他直起身,对众人说道:“大家不用着急,这是正常现象。灵植从仙界来到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灵气浓度,只有仙界的万分之一,它们肯定会出现应激反应,这就像人突然到了高原,会出现高原反应一样。”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之前设定的灵石灰含量是 5%,可能确实有点低了,不足以支撑灵植的生长需求。另外,灵泉水的灌溉频率也不够,灵植在适应期需要更多的灵气补充。我的建议是,将土壤中灵石灰的含量从 5% 提高到 8%,同时增加灵泉水的灌溉频率,从每天一次增加到每天两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看看效果。”
陈博有些犹豫:“可是李老师,突然增加灵石灰的含量,会不会对灵植造成刺激?毕竟它们现在的状态很脆弱。”
“不会的。” 李荣涛肯定地说,“灵石灰释放灵气的速度很缓慢,即使增加到 8%,灵气浓度也只会缓慢上升,不会出现突然的剧烈变化,正好能满足灵植适应期的需求。而且灵泉水温和,富含灵气,能帮助灵植缓解应激反应,促进根系生长。”
见李荣涛如此有信心,陈博不再犹豫,立刻安排科研人员按照李荣涛的建议进行调整。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灵石灰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用小铲子轻轻翻土,确保灵石灰与土壤充分混合;同时,打开恒温水箱,用特制的滴管将灵泉水缓慢地滴入土壤中,避免水流过大冲刷到灵植的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