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八零有喜:糙汉的锦鲤小媳妇 > 第二十六章 流言与共担

暴雨后的重建工作繁重而琐碎。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临时修补的棚膜只能应急,需要尽快更换新的。被泥水浸泡过的土壤板结严重,需要重新深翻、晾晒,甚至客换一部分新土,否则会影响下一茬作物的生长。那些抢救下来的蔬菜,也需要加倍精心地呵护,才能慢慢恢复元气。

苏晚和陆衍仿佛两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天不亮就起身,夜幕深沉才归家。苏晚负责细致活,清理残叶,照料伤苗,配制防止病害的土农药;陆衍则包揽了所有重体力活,更换棚膜,深翻土地,从河边一车车拉来干净的沙子掺入土壤改善结构。

连续的高强度劳作,让两人都瘦了一圈,眼底带着疲惫的青影,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共同的灾难非但没有压垮他们,反而将两人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那种并肩作战、休戚与共的感觉,比任何平静时光都更能滋养情感。

苏晚不再像最初那样,因为一点肢体接触就脸红心跳,而是能很自然地抬手用袖子替陆衍擦去额角的汗珠,或者在他弯腰时,顺手帮他拍掉后背的泥土。陆衍虽然依旧沉默,但会在苏晚蹲久了猛然起身发晕时,及时伸手扶住她的胳膊;会在吃饭时,默默将仅有的几片肉夹到她碗里;会在夜里,悄悄将热水瓶塞进她微凉的手脚边。

这些细小的互动,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仿佛他们本就该如此。一种超越言语的默契和温情,在满是泥泞和汗水的大棚里静静流淌。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苏晚和陆衍埋头苦干,试图将生活拉回正轨时,一股恶意的流言,如同雨后滋生的霉菌,开始在村里悄然蔓延。

流言的源头,隐隐指向孙小曼。她那次“慰问”碰了钉子,心中嫉恨更甚。她利用在供销社工作的便利,和一些长舌妇闲聊时,“无意”中透露:陆衍家的大棚遭了灾,损失惨重,欠了供销社不少菜款,眼看就要还不上了。她还添油加醋地说,看见苏晚偷偷去公社信用社,怕是想去贷款,结果好像没办成,灰头土脸地出来了。

这些话经过几个婆娘的嘴一传,立刻变了味。传到后来,就成了“陆衍和苏晚折腾大棚欠了一屁股债,快要过不下去了”、“当初就不该搞这些花里胡哨的,老老实实种地多好”、“看来那丫头就是个败家命,克完娘家克夫家”……

流言也传到了苏家。李桂芹坐不住了,再次找上门来,这次脸上没了之前的轻松,满是忧色。

“晚晚,村里说的是不是真的?你们真欠了供销社的钱?还想去贷款?”李桂芹拉着苏晚的手,急切地问道,“要是真困难,妈这里还有几块钱,你先拿着应应急……”说着就要从贴身口袋里掏钱。

苏晚心里又是好气又是感动。她按住母亲的手,语气平静而坚定:“妈,你别听村里人瞎说。我们是遭了灾,损失不小,但还没到欠债贷款的地步。卖何首乌的钱还剩一些,应付得过来。你放心,我们能挺过去。”

李桂芹将信将疑:“真……真的?你可别骗妈!有啥难处一定要说!”

“真的。”苏晚用力点头,为了让母亲安心,她甚至拿出那个装钱的小铁盒,打开让李桂芹看了看里面剩下的钱和那张供销社的结款单,上面明确写着下次送菜后才结算,并无欠款。

李桂芹看到实实在在的钱和单据,这才长长松了口气,拍着胸口:“吓死我了!这些挨千刀的,就会胡说八道!” 她顿了顿,又压低声音说,“你爹……你爹其实也听着信了,嘴上没说什么,但这两天抽烟抽得特别凶……”

苏晚沉默了一下。父亲的态度依旧复杂,但这份无声的关注,还是让她心里泛起一丝微澜。

送走母亲,苏晚脸上的平静褪去,染上一抹凝重。她不怕流言,但流言带来的困扰是实实在在的。它会影响邻居们的看法,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与供销社的合作关系。

晚上,陆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苏晚一边摆晚饭,一边将流言和母亲的来访告诉了他。

陆衍听完,脸色沉静,并没有太多意外的表情。他洗了手坐下,拿起馒头咬了一口,才淡淡道:“不用理会。”

“我知道。”苏晚叹了口气,“可是,众口铄金……我担心会影响咱们以后……”

“影响什么?”陆衍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着她,“菜种得好,供销社就要。别人说什么,改变不了这个。”

他的话一针见血,充满了强大的自信和底气。是啊,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他们的蔬菜品质过硬,能满足供销社的需求,那些空穴来风的流言,终究会不攻自破。

“而且,”陆衍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有我在。”

简单的三个字,却像有着千钧之力,瞬间驱散了苏晚心中所有的疑虑和不安。是啊,有他在。无论外面风雨多大,只要他们两个人站在一起,就没什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