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八零有喜:糙汉的锦鲤小媳妇 > 第二十章 收获季与坚实的根基

王婆子事件像一场荒诞的闹剧,匆匆上演又仓皇落幕,却意外地成为了苏晚和陆衍关系的一道分水岭。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陆衍那斩钉截铁的三句话,如同在两人之间立下了一道无形的契约,比那张薄薄的结婚证更沉重,也更真实。一种心照不宣的信任与依赖,在小小的院落里深深扎根,悄然生长。

春意渐浓,阳光变得慷慨起来。大棚里的蔬菜迎来了第一个真正的收获旺季。菠菜叶片肥厚如墨缎,乌塌菜层层包裹如翡翠玫瑰,小白菜亭亭玉立,水灵鲜嫩。西红柿开始泛红,像一个个小灯笼点缀在绿叶间。整个棚内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与棚外刚刚复苏的大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收获是喜悦的,也是繁重的。每天清晨,苏晚和陆衍就要钻进大棚,小心地将成熟的蔬菜采摘下来,剔除黄叶老帮,再用柔软的稻草或旧布条轻轻捆扎好,保持品相完美。第一批采收的蔬菜,他们优先供应给了公社集市。由于品质出众、反季稀缺,他们的菜几乎成了集市上的“硬通货”,往往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价格也比冬季时更为理想。

攒下的钱,苏晚依旧小心地保管着,但心里已不像最初那般惶惑不安。她开始有计划地盘算:要留出一部分作为接下来购买种子、肥料和必要农具的流动资金;或许,还可以添置一床更厚实的新棉被;如果还有富余,她甚至想着给陆衍买一双真正结实的胶底劳保鞋,那双布鞋毕竟不耐磨。

名声和收入的稳定,带来了更多的关注。村里几户之前观望的人家,终于下定决心,正式向苏晚请教大棚种植技术。这一次,来的不再是偷偷摸摸的打听,而是带着些许敬意的正式请教。苏晚没有藏私,她选了一个天气晴好的下午,将王婶等三四户最有诚意的人家请到大棚边,结合实际,详细讲解了从选址、搭棚、改土到保温、防虫、水肥管理的要点,甚至答应等他们动工时再去现场看看。

她的慷慨和耐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曾经那些关于她“不安分”、“命硬”的流言,如今已被“能干”、“心善”、“有本事”的评价所取代。走在村里,向她热情打招呼的人越来越多,那种带着探究和些许轻视的目光几乎消失了。苏晚知道,她终于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这个曾经让她窒息的小村庄里,真正站稳了脚跟。

这天,苏晚和陆衍拉着满满一板车蔬菜去公社。这车菜数量不少,除了常规的叶菜,还有第一批成熟的红番茄,格外引人注目。刚到集市摆开,就围上来不少老主顾。

“哟,番茄都下来了!真水灵!给我来二斤!”

“这菠菜给我称一把,老太太就爱吃你们家这口,说没涩味!”

就在两人忙碌时,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过来。苏晚认出,这正是上次帮他们解围、买走两斤菜的那位老干部。

“老同志,您来了!”苏晚笑着打招呼。

老干部看着板车上琳琅满目、品质上乘的蔬菜,眼中满是赞赏:“小同志,你们这菜是越种越好了!种类也多起来了。了不起啊!”他拿起一个红彤彤的番茄,仔细看着,“这番茄品相真好,不比夏天差。”

“您过奖了,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摸索。”苏晚谦虚道。

老干部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有想法,肯吃苦,是好事。现在政策鼓励发展生产,你们这种科学种田、搞活经济的路子,是对的。”他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我跟公社供销社的老张提过你们,他对你们这反季蔬菜也很感兴趣。以后产量要是再大点,或许可以直接往供销社送,也省得你们天天赶集风吹日晒的。”

这个消息让苏晚心中一喜!如果能和供销社建立稳定联系,无疑是解决了销售的大问题,意味着他们的事业可以迈上一个新台阶!她连忙道谢:“谢谢老同志牵线!我们一定把菜种得更好!”

送走老干部,苏晚难掩兴奋,一边称菜收钱,一边低声对陆衍说:“听见了吗?供销社!要是真能成,咱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陆衍正在给一位大婶装菜,闻言抬头看了苏晚一眼,见她眼睛亮晶晶的,脸上因为兴奋而泛着红晕,像极了刚成熟的番茄。他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低低“嗯”了一声,手下称菜的动作却更稳了。

卖完菜,已是晌午。两人在集市口的面摊一人吃了碗阳春面。苏晚还在为老干部的话兴奋,絮絮叨叨地规划着未来:“……要是真能和供销社合作,咱们就得扩大规模了。光靠现在这个棚肯定不够。开春后,咱们把林翠家那块地好好收拾出来,种上瓜。对了,还得再琢磨琢磨防虫的事,夏天虫害肯定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