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衍那句“先修棚,其他的以后再说”,像一颗定心丸,暂时稳住了苏晚彷徨的心。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虽然前路依旧未知,但至少,她获得了一个宝贵的喘息之机和证明自己的舞台。
从后山回来,苏晚没有直接回那个令人窒息的家,而是绕道去了村里唯一的小代销点。她得先搞清楚修补大棚最重要的材料——塑料薄膜的价格。她兜里那点可怜的毛票,必须精打细算。
代销点里光线昏暗,货架上稀稀拉拉地摆着些日用品。守店的是村支书的媳妇王婶,看见苏晚进来,眼神里立刻透出几分好奇和探究,显然听说了昨天的事。
“晚丫头,要买点啥?”王婶的语气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疏远。
“王婶,我想问问,咱们这儿有那种厚实点的、盖东西用的塑料布卖吗?”苏晚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常。
“塑料布?”王婶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苏晚会问这个,“有是有,但那东西不便宜,一般都是公社或者大队买去盖粮食垛用的。你要那玩意儿干啥?”
苏晚早就想好了借口:“哦,家里房顶有点漏雨,想先找块塑料布临时遮一下。”这个理由合情合理,苏家那老房子的确年久失修。
王婶将信将疑,从柜台底下拖出一卷灰扑扑的塑料布:“喏,就这种,按尺卖,一尺要一毛五呢。”
一毛五一尺!苏晚心里咯噔一下。那大棚规模不小,就算只修补最破败的部分,也得要好几丈,那就是好几块钱!对她来说,这无疑是笔巨款。她口袋里所有的钱加起来,连一丈都买不起。
看到苏晚面露难色,王婶撇了撇嘴:“咋?嫌贵?这可不是你们小姑娘家摆弄的东西。”话语里带着几分轻视。
苏晚没理会她的态度,道了谢,默默离开了代销点。钱,是横在她面前的第一道,也是最现实的坎。指望家里是不可能的,她得自己想办法。
回到苏家,气氛比早上更加凝滞。苏富贵蹲在门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李桂芹在灶房忙活,看见苏晚,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苏明则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溜烟跑回了自己屋里。
苏晚径直回到自己小屋,关上门,开始清点自己所有的“资产”。那几株夏枯草已经半干,散发出淡淡的草药味。这点东西,就算晒干了卖给收购站,估计也换不来几毛钱。杯水车薪。
难道刚看到一点希望,就要被钱难倒吗?苏晚不甘心。她蹙眉思索,回忆着这个时间点,村里还有什么能快速换来少量现金的办法。
突然,她想起一件事。前世大概也是这个时候,村里有户人家娶媳妇,需要大量的红纸剪喜字,当时好像是在镇上买的,价格不菲。而她会剪纸,手艺还不错,是前世在赵家苦闷时自己琢磨出来的,后来甚至靠这个偷偷换过一点零花钱。
如果能揽下这个活儿……可是,怎么知道谁家要办事?又怎么让人家相信她的手艺,并且愿意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她这个“名声坏了”的姑娘?
正当苏晚苦苦思索时,院门外传来一个略显尖锐的女声:“桂芹嫂子!桂芹嫂子在家吗?”
是邻居快嘴张婶的声音。这张婶是村里有名的包打听,消息灵通,但也最爱搬弄是非。
李桂芹连忙从灶房出来应声。苏晚在屋里,隔着窗户纸留意着外面的动静。
张婶的声音带着刻意压低的兴奋:“哎呦,嫂子,你还不知道吧?村东头老陈家,就是陈满囤家,他儿子国庆节要娶媳妇了!听说女方是镇上的,要求高着呢,光是剪喜字的红纸就买了一大摞!”
苏晚的心猛地一跳!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陈满囤家条件不错,儿子娶镇上的媳妇,肯定舍得花钱。
接着,张婶的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暧昧起来:“不过啊,嫂子,我听说晚丫头昨天……哎,你说这孩子,怎么那么想不开呢?赵家条件多好!现在闹成这样,以后可咋办哦?我刚过来,还看见她和村尾那个……那个陆衍,一前一后从后山下来呢!这孤男寡女的……”
后面的话,苏晚没再听下去。张婶的闲言碎语让她恶心,但也给她提供了关键信息。陈家要办喜事,需要剪纸!而且,她和陆衍一起从后山下来的事,果然很快就被有心人看到了。这流言蜚语,恐怕会传得更难听。
必须加快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