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名义同人文五花八门,我们来一本不一样的,同志们,没有对剧情的了解,逐步摸索,打开汉东的政治地图迷雾。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2014年7月,渝州正值酷暑时节。
赵达功坐在办公室里,窗外是这座蓬勃都市的轮廓,而他的目光却异常深邃,远超乎这个年龄应有的沧桑。
他面前摊开着市政府办公厅刚送来的经济发展数据简报,手指习惯性地在几个关键增速放缓的指标上敲击着,脑海中瞬间便浮现出数种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组合策略。这种近乎本能的敏锐与老辣,并非全然来自今生顺风顺水的仕途经历。
唯有他自己知道,这副年轻了近二十岁的躯壳里,承载着一个曾经差点折戟沉沙的灵魂。
他,赵达功,历经千辛万苦,在复杂的政局中周旋,终于即将“进部”——迈向正部级的关键一步。尽管“上边没有人”,全靠自己一步步经营、一次次冒险,甚至不惜与那位封疆大吏、省委书记钟明仁博弈到了最后。他清楚记得,钟明仁以辞职来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而他自己,正站在通往更高权力殿堂的门槛上。进京前夕,他踌躇满志,以为终于可以一展抱负……然而,下一刻,便是心脏撕裂般的剧痛,眼前一黑,所有的雄心、算计、不甘,都坠入了无边的黑暗。
他本以为一切都已结束。却没想到,一觉醒来,竟回到了九十年代,自己刚刚步入仕途不久、充满锐气的年轻时代。
重活一世,他凭借对经济规律超越时代的“独特眼光”,精准把握了几次关键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渝州的老工业基地改制和新区开发中,他提出的方案极具前瞻性和操作性,这引起了当时在渝州主持改革大局的市委书记赵安邦的极大关注。
赵安邦欣赏他的魄力与务实,更欣赏他似乎总能洞察先机、规避风险的某种“直觉”。在赵安邦的着力培养和提拔下,赵达功今世的仕途走得顺风顺水,年纪轻轻便已成为直辖市的副市长,前景一片光明。但他内心深处,始终笼罩着一层前世的阴影,对权力顶峰的残酷与无常有着刻骨铭心的警惕。
报表上的数字虽然依旧亮眼,但几个关键指标的增速放缓,已然透露出经济下行压力传导而来的信号。他习惯性地拿起红蓝铅笔,正准备在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旁做出批示。
就在这时,办公桌一角那部平日里寂静无声的红色专线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这铃声与众不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赵达功心头微微一凛,这部电话直通高层,非重大事宜不会响起。他立刻放下铅笔,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心神,用沉稳有力的手拿起听筒。
“我是赵达功。”
“达功啊,是我,赵安邦。”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而略带苍老,却依旧中气十足的声音。正是对他有知遇之恩、已调任帝都工作的老领导,前任渝州市委书记赵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