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摸了摸下巴,沉吟片刻,脸上那玩世不恭的神情稍稍收敛,多了几分认真。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他袖袍一拂,一股柔劲将朱元璋和常遇春托起。
“罢了罢了,看在你小子还算诚恳,脑子也还算清醒的份上,我老人家就浪费点口水,给你掰扯掰扯。”他寻了路边一块还算干净的大石坐下,示意朱元璋和常遇春也坐。
杨疏桐则安静地站在李长安身后,一双美眸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位新晋师叔祖,也想听听祖师会对这天下大势有何高见。
“你刚才说的不错,元廷如今确实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长安开口,直奔主题,“但其灭亡,已是注定,无非时间早晚问题。其致命伤有三。”
朱元璋立刻凝神静听,如同最认真的学生。
“其一,根基本损。蒙元以异族入主中原,始终未能真正融合,视汉民如牛马,等级森严,矛盾深入骨髓。此乃其一大致命伤,无解。”
“其二,制度腐朽。官场腐败透顶,卖官鬻爵,横征暴敛,早已失了民心。黄河决口,天灾连连,朝廷却无力赈济,反而加赋,此乃自掘坟墓。”
“其三,内部倾轧。皇帝昏聩,权臣争利,各地藩王、军阀拥兵自重,中央号令不出大都者久矣。看似庞大,实则一盘散沙。”
李长安寥寥数语,便将庞然大物般的元朝剖析得淋漓尽致。
听得朱元璋连连点头,这些都是他切身感受却又难以如此清晰总结的。
“元廷虽必亡,但何时亡,如何亡,由谁来亡,却大有讲究。”李长安话锋一转,“如今四方起事的势力多如牛毛,但大多目光短浅,逞一时之勇,或割据一方,便自以为王,殊不知枪打出头鸟,死得最快。”
“比如那徐寿辉,称帝了,是吧?比如那张士诚,占了几州之地,也开始飘了,是吧?”李长安嘴角露出一丝讥讽,“殊不知,他们越是张扬,元廷的主力就越会盯着他们打。这就是为你,为其他真正有潜力的势力,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朱元璋眼中精光爆闪,师尊此言,简直如同在他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所以,你的策略,不应该是急着去当那出头鸟,去称王称霸,去跟元廷硬碰硬。”李长安看着朱元璋,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策略,总结起来,就是九个字——”
朱元璋和常遇春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九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朱元璋的脑海之中!简单,直接,却蕴含着至深的道理!
高筑墙——巩固根据地,加强防御,让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
广积粮——积累物资,储备力量,深根固本,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