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诸天长生:坑爹系统迟到百年 > 第39章 “刘”必烈(忽必烈)

忽必烈踏着月色回到自己的大帐,夜风拂过他的面庞,却吹不散眉间的凝重。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金帐中的一幕幕在他脑海中闪回——蒙哥那双充满猜忌的眼睛,阿里不哥幸灾乐祸的表情,金轮法王欲言又止的神态。

"王爷。"侍卫长恭敬行礼,"刘先生、姚先生和伯颜将军已在帐内等候。"

忽必烈微微颔首。这三人都是一路追随他的心腹:

刘秉忠,精通汉学的谋士;姚枢,深谙权术的政治家;伯颜,骁勇善战的年轻将领。

此刻他需要这些最聪明的大脑为他出谋划策。

掀开帐帘,温暖的灯光和沉水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三人立即起身行礼,忽必烈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情况你们都知道了。"忽必烈直奔主题,声音低沉,"一个叫李长安的宋人高手,指名要本王接受他的警告。"

刘秉忠抚须沉吟:"王爷,此事蹊跷。那李长安既能一招制服金轮法王,必非凡俗之辈。他为何偏偏找上王爷?"

伯颜握紧腰间刀柄,年轻的面庞上写满愤慨:"这是对王爷的陷害!大汗本就对王爷心存疑虑,如今这李长安的行为,无异于火油!"

忽必烈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姚枢:"姚先生怎么看?"

姚枢慢条斯理地放下茶杯,眼中精光闪烁:"王爷,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这李长安的出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哦?"忽必烈挑眉,"先生请详说。"

帐内烛火摇曳,在众人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忽必烈注意到刘秉忠眼中闪过一丝恍然,而伯颜则满脸困惑。

姚枢压低声音:"王爷近年来推行汉法,重用汉臣,在汉地声望日隆。那李长安既是汉人高手,想必也听闻过王爷的贤名。他找上王爷而非大汗,恰恰证明了王爷在汉人心中的地位。"

忽必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正是他心中所想,只是不便明言。姚枢不愧是他最倚重的谋士,一眼看穿了关键。

伯颜却急了:"姚先生此言差矣!这只会让大汗更加猜忌王爷!"

"伯颜将军稍安勿躁。"刘秉忠开口,声音温和却充满智慧,"姚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既然李长安找上王爷,王爷何不借此进一步巩固在汉人中的声望?"

忽必烈起身踱步,厚重的靴子踩在波斯地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背对众人,凝视着挂在帐中的中原地图,思绪万千。

蒙哥的猜忌他心知肚明。自他采纳汉法、重用汉臣以来,蒙古贵族中对他不满的声音就从未间断。

阿里不哥更是处处与他作对,如今有了这个把柄,必定会在大汗面前大做文章。

但另一方面...忽必烈的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的终南山。李长安那句"天机不可泄露"如同魔咒般在他脑海中回荡。

终南山是道教圣地,传说中仙人隐居之处。这李长安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对自己如此特别?

"王爷?"姚枢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忽必烈转身,面容已恢复平静:"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当下最紧要的是两件事:一是消除大汗的猜忌,二是查明李长安的底细。"

他走回座位,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已微凉,却正好让他头脑更加清醒。

"刘先生,你对中原武林了解颇深。可曾听说过李长安这号人物?"

刘秉忠皱眉思索:"回王爷,属下从未听闻。若此人真能一招制服金轮法王,恐怕已臻化境,非寻常武学范畴。"

伯颜忍不住插话:"管他是人是仙,敢威胁我蒙古王室,就该千刀万剐!"

忽必烈轻轻摇头:"伯颜,勇武固然重要,但有时智慧比刀剑更锋利。"

他转向姚枢,"姚先生,关于消除大汗猜忌,你有何良策?"

姚枢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王爷可主动向大汗请缨,亲自领兵攻打襄阳。一来表明忠心,二来..."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二来可借机查探那李长安虚实。"

帐内一时寂静。忽必烈凝视着姚枢,心中权衡利弊。

主动请战确实能暂时安抚蒙哥,但若真与李长安对上...

"不可!"刘秉忠突然出声,"王爷,那李长安武功深不可测,若贸然与之冲突,恐有不测之祸。更何况..."

他压低声音,"更何况他既对王爷另眼相看,或许可为我所用。"

忽必烈眼中精光一闪。这正是他内心深处所想。

自他推行汉化政策以来,一直希望能有更多汉人精英投效。若能得到李长安这样的绝世高手相助...

"刘先生此言差矣!"伯颜激动地站起来,"那李长安公然威胁要屠戮王室,岂能为我所用?此等狂徒,当尽早除之!"

忽必烈抬手制止了争论:"两位所言皆有道理。李长安是敌是友,尚需查明。"

他沉思片刻,"刘先生,你可暗中派人前往襄阳,查一下中原武林以及李长安其人。"

刘秉忠会意点头:"属下明白。终南山多有隐士,或许能找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