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国际班列只有一节普通车厢,108席,没有站票,一票一座,还有一节硬卧一节软卧,但那需要更高级别的介绍信才行,其他的全是邮包或者货物车厢,所以一票难求,一般要提前四十五天申请。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自己去买,根本就买不到。
“下周的吧。”
陆达做了个数钱的动作。
“先给你两百定金,下周二我过来拿票和护照,一手钱一手货。”
陆达立刻说道:“那不行,一张票就要四百多外汇券,万一我给你弄到票了,你又不要了,我不是亏死了?”
“我认识刘世云,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去问问刘世云。”
陈卫民倒是不怕陆达真去问,因为刘世云压根就没在国内。
自从去了苏联,刘世云回来的次数有限,而且回来住几天就回去。
陆达再次打量了一番陈卫民,“爷们,去苏联这帮倒爷我都认识,就是不认识你。”
“我以前没去过,但我和刘世云是亲戚,刘世云不是住在斜冒胡同吗?你要是不信,就去问问他。”
“真的?”
“必须滴啊,刘世云去苏联这事没几个人知道吧?我还知道他是京城帮在莫斯科的头,管理着切尔基佐夫市场,他跟我说,如果我也想去莫斯科,就找你,但我不要到莫斯科的票,我只要到新西伯利亚的车票就行。”
陈卫民一说这话,陆达基本就信了。
因为,知道这事到人确实很少,哪怕刘世云的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干啥。
陈卫民不但知道刘世云的事,能准确的找到自己,而且知道k3要到新西伯利亚,知道切尔基佐夫市场,这一切都说明,陈卫民应该不是骗他。
而且,给自己两百块当定金,他不要票,还能卖给别人,可陈卫民白亏两百块。
“那下周二下午拿票?”
“还是在这。”
“得嘞,您把您的身份证给我,我帮您办护照和签证。”
陈卫民递给陆达后,离开了火车站。
回到成寿寺胡同,已经晚上九点多了。
乍暖还寒,很多人家吃过晚饭后,就在房间里猫冬。
在院门口正好碰到了李兰兰。
“兰兰,放学了?”
李兰兰看了陈卫民一眼,低着头继续往前走。
陈卫民和李兰兰都是铝厂子弟学校的学生,他比李兰兰大两岁,他上高三的时候,李兰兰才读高一。
陈卫民和孙铁军几个人,一直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当然,“风云”二字要加引号。
总之,他们几个不是什么好鸟。
所以李兰兰也不想和陈卫民打交道,哪怕两家是邻居,李兰兰都看不起陈卫民这种人。
陈卫民知道自己的名声臭了,也不以为意。
嫂子李永红的小吃摊车子停在门口,本来狭窄的路,更难走了。
陈卫民只能翘着脚尖,跨过车子进了房间。
家里,嫂子李永红兴奋的畅想着接班后的美好生活。
父母和哥哥都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