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世勋虽然没见过这位三叔公,但过去从霍爷爷口中倒是听到过。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他跟霍爷爷是堂兄弟,早年间是位走街串巷的卖货郎,后面为了躲避战争,带着妻儿去了三奶奶娘家。
南方大山里人口少,土地多,只要不怕辛苦,努力干活总能活下去。
虽然都在一个县里,但属于不同的两个公社,建国后他们才恢复通信。
林玉书已经将包裹拆开,取出最上面的信件。
快速扫了一眼,眼眶湿润。
“三叔公他们真是的,自个儿家粮食都不够吃,还给我们寄吃的。”
她跟三叔公他们虽然相处的时间不多,但却是她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遇到给予她善意的人。
整个包裹,有搪瓷盆大小。
里面装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有一小包地瓜干,几包晒干的蘑菇,还有一大包晒干的各式野果干,也不知道这些东西他们攒了多久。
“这信肯定是山娃子写的,跟狗爬似的。
回头写信我可得好好说说他,都上高中的大小伙子了,字写得这么差以后还怎么考大学。”
看到信件后面写的,三叔公说今年的救济粮已经发下来了,麦子也开始黄了,最多半个月就能收割。
林玉书这才稍稍放下心,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她又哭又笑的,霍世勋主动提议,“要不,过年的时候咱们回老家一趟。”
“真的?”
林玉书眼睛亮晶晶的。
像是看到了骨头的小狗,激动地抓着霍世勋的手,“我们真的能回去吗,你到时候有假期?”
林玉书倒还好,农场冬天也干不了啥活,请假也方便。
但霍世勋职业特殊,这个还真不好说。
霍世勋肯定地点头,“前几年没法休假攒下来的假期,等咱们回去了,去爷爷坟前上炷香。
告诉他,当初他养大的两个小孩结婚了,让他老人家也乐呵乐呵。”
提到霍爷爷,两人都沉默了。
林玉书低头继续看信,看到信件末尾,疑惑地将信件递给霍世勋。
“三叔公说,有外人到大队打探过我的事儿。”
南方大山里,大家都操着一口浓重的口音,甚至有时候同一个县,不同公社的口音都有区别。
大队里那些人都是熟脸,闭着眼睛都能叫出名字来。
突然来了个外地人,还专门打听林玉书的事儿,很难不让人怀疑。
霍世勋看了下信件上说的日期,大概就是他们结婚前,他还在沪市执行任务的时候。
“三叔公说是北方口音,会不会是咱们部队去做背调的人?”
林玉书疑惑地发问,霍世勋眼神沉重地摇头。
他心底清楚,部队背调只会通过官方渠道,根本不会这样随便乱问。
很可能,这人跟退婚信背后的人是一伙的。
“玉书,你还记得你刚上到那会儿,有一封跟你笔迹相同的退婚信吗?
我后面找了师部的笔记专家做鉴定,也没能鉴定出来。”
林玉书当然记得。
要不是因为这封退婚信,他们俩的结婚报告也不至于迟迟批不下来。
只是后面发生了太多事,她将这事儿抛之脑后了。
“那封信在哪儿,给我看看。”
霍世勋摇头,“锁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了,回头我带回来,咱俩分析分析。”
雁过留痕,再高级的伪装术也总有露马脚的时候。
霍世勋相信,迟早他要把幕后之人揪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