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汪应辰凝视着眼前的考题,胸中那因面圣而激荡的心潮,渐渐平复,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种文人墨客遇见知己般的狂喜与共鸣。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好题目!
尤其是第一题,策论:“论北伐之利弊,及光复燕云、中京之后,如何长治久安?”
这,不仅仅是在考察经义,更是在考察一个士子,对天下大势的洞察,对军国大政的见解!
汪应辰得知朝野上下对于岳元帅的北伐,充满了争议。
有人,只看到了“克复中京”的赫赫战功,恨不得立刻倾全国之力,直捣黄龙。
有人,却只看到了“穷兵黩武”的巨大消耗,以及武将功高震主的潜在威胁,恨不得立刻马放南山,与金人议和,自此天下太平。
这两种看法,在汪应辰看来,都失之偏颇。
利与弊,早已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这片大宋的土地上。
汪应辰深吸一口气,再次睁开眼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
提笔,饱蘸浓墨。
“臣,汪应辰,谨对策......”
下笔再无半分犹豫。
在“利”之一端,汪应辰极尽笔墨,颂扬了北伐大捷的伟大意义。
不仅仅是收复了疆土,更是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大宋已经失去百年的“魂”!是“靖康之耻”以来,最酣畅淋漓的一次雪耻!
但在“弊”之一端,他下笔却更加犀利,更加切中要害。
直言我朝如今国库并不充裕,连年征战,已使江南赋税之地,不堪重负,若不加休养,贸然再进,恐重蹈前朝穷兵黩武、内乱自生的覆辙。
他更尖锐地指出,中京,乃是“飞地”,其与燕京之间,隔着漫长的辽西走廊,补给线过长,极易被金军切断。
韩世忠元帅孤军镇守,看似风光,实则危如累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