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这正是他前世大明时期广泛推广的良种,比宋朝现有的水稻品种要先进得多。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这品种不仅能缩短作物生长周期,更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大大提高产量。
崇祯当即下旨,命农部在江南各地大规模推广占城稻,并调拨专项资金,鼓励百姓种植。
“占城稻早熟,可实现‘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
崇祯在农部的会议上强调:“要不惜代价,在江南全面推广,务必让粮食亩产达到三石以上!”
“三石?!”
户部官员们面面相觑,感到震惊。
在大宋,寻常水稻亩产一石到一石五斗已属不易,三石几乎是过去的两倍。
“是的,三石!甚至更高!若能实现江南亩产三石,那便是唐代的两到三倍!如此一来,大宋的粮食总产量将大幅提升,彻底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
这不仅仅是产量的提升,更是整个大宋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
一旦粮食问题不再是困扰百姓的头等大事,那将意味着大量的农民得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转入手工业和商业。
崇祯的心中,已经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大量的农民脱离土地,将带来充裕的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可以转入如丝绸、瓷器、茶叶、造船等手工业,生产出更多精美的手工业产品。
这些产品,又可以通过海贸,远销海外,换回金银财宝和稀有物资。
海贸的繁荣,将进一步增加朝廷的商税收入。
而商税的增加,又可以投入到军事、基建、教育等各个领域,形成良性循环。
“用不了几年......大宋百业复苏,国力将再度上一个阶段,甚至超越前世大明之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