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这些弹劾的言辞,比上次清查北方土地时更为激烈,也更为密集。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崇祯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奏疏,眼中没有丝毫的动摇。

都是意料之中。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仍旧对这些弹劾奏疏置之不理,稳如泰山,坚定地庇护着李纲。

李纲此刻正替他扛着这把火,一旦自己稍有退让,整个财政改革便会功亏一篑。

然而,官员们却仍不依不饶,弹劾的声势,比上次清查北方土地时还要强烈数倍。

他们昼夜不分地联名上奏,甚至在朝会之上,公然与李纲进行言语上的攻讦。

这种近乎歇斯底里的反扑,让崇祯心中生出了一丝警觉。

他忽然发现,这些弹劾的官员中,尤其是那些言辞最激烈、态度最坚决的进士出身的官员,大多是来自江南世家大族的子弟。

这些人的言论,字字句句都在维护着士绅阶层的利益。

崇祯忽然感到一丝隐忧。

他立刻召来吏部尚书何粟,命其将所有官员,尤其是进士出身的官员资料,整理一份呈报御前。

数日后。

何粟将整理好的厚厚几大摞官员资料呈上。

崇祯挑灯夜读,越看越是心惊。

他发现,在北宋初期,士族子弟在进士中的比例,仅占约三成。

那时,科举制作为打破阶层固化、选拔寒门人才的制度,尚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许多贫寒之士,可以通过科举一朝登龙门,实现阶层跃升,为朝廷输送新鲜血液。

然而,如今的大宋,尤其是经历了靖康之乱,中原士族南迁之后,情况却截然不同!

士族子弟在进士中的比例,竟然高达六成!

“士族的力量......竟已如此之大!”

崇祯猛地合上奏疏,心中巨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