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李纲站在官帽之下,沉声道:“老夫今日将官帽挂于此,便是告诉天下人,老夫随时做好了丢官的准备!这把老骨头,早已置之度外!但是!”
他猛地提高了声音,目光扫过所有在场的官员:“清查土地,是陛下的旨意,是利国利民的大计!这是为我大宋中兴,为我万千百姓安居乐业!只要老夫一日不被罢官,这清查土地的工作,便一日不能停!”
“谁若敢阳奉阴违,阻挠国策,便是与老夫为敌,与陛下为敌,与天下百姓为敌!”
李纲这番“挂冠言志”,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对那些试图阻挠改革的势力发出了明确的警告。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在这般强硬的政治表态下,南方各省的土地清查工作,虽然阻力重重,却也开始有序推进。
各地官员在收到京中明确的旨意和李纲的强硬立场后,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敷衍塞责。
人人清楚,皇帝和丞相这次是铁了心要推行到底。
虽然弹劾声不绝于耳,但直接的暴力对抗却几乎没有发生。
太康张家的覆灭,给了所有江南士绅一个血腥的警示。
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皇帝坐在龙案前,面前是各地关于清查土地进展的奏报,以及一摞摞弹劾李纲的奏疏。
看着这些报告,脸上没有丝毫的疲惫,反而带着一丝满足。
“有个好臣子,当皇帝就是省心啊!”崇祯轻声自语,带着对李纲的由衷赞赏。
李纲为他分担了何等巨大的压力。
这种得罪天下士绅的事情,若非李纲这般有胆有识、坚毅不拔的宰相,任何人都难以推行。
崇祯虽然是皇帝,但也要平衡朝局,不能事事亲自出面。
李纲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扛起了这面大旗,让他这个皇帝能够从容地在幕后支持,发出决策,而不必直面所有抨击。
崇祯是一个擅长文治的皇帝,前世在大明末年,面对内忧外患,疲于奔命,几乎没有机会施展他的治国之才。
他所能做的,只是苦苦支撑,修补破败的帝国,最终却仍是徒劳。
那时的他,虽然有治理国家的心,却没有治理国家的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