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这位在位四十余年的西夏皇帝,深谙权术的君主,已经很多年没有这种不安了。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早年,李乾顺年仅三岁即位,朝政曾为外戚梁氏一族把持三十余年,致使内政腐败、军纪廋弛。
直到他成年后,借辽国势力铲除了梁太后,才终结了持续三十余的外戚专权,集权于一身。
李乾顺的治国之策,一向是审时度势,择强而附。
在他执政的大部分时间里,外交策略是典型的“联辽抗宋”。
李乾顺深知西夏国力有限,无法同时与宋辽两大强国为敌。
因此,他选择依附强大的辽国,通过迎娶辽成安公主联姻,来换取辽国支持,从而避免被大宋吞并。
毕竟,在那段时期,大宋在哲宗皇帝赵煦的英明治理下,国力一度强盛,数次出兵击败西夏,收复了不少失地。
只可惜宋哲宗英年早逝,临终前传位给他的弟弟赵佶,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
在宋徽宗的治理下,原本巅峰时期的大宋,一步步走向了衰败,最终酿成了靖康之耻。
六年前,当金国如同初升的旭日般在东北崛起,势不可挡地灭亡辽国时,西夏皇帝李乾顺立刻调整了外交策略。
他深知“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了西夏的生存和发展,毫不犹豫地向金国称臣。
此举为西夏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金国将阴山以南、吐禄泊以西的广袤土地割让给西夏,使得西夏的疆域扩展至“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
在随后的宋金战争中,西夏更是紧紧抓住机会,趁火打劫。
他们趁着北宋北方防线的空虚,攻占了北宋的西安州、怀德军(宁夏固原)等地,并将投降的宋将慕洧、李世辅招降,使得西夏的势力深入陕西北部,极大地扩张了战略纵深。
西夏对大宋的态度,一向是谨慎观望,伺机牟利。
两国长期处于对峙状态,通过战争与议和交替获取利益。
如二十多年的宋夏战争中,西夏虽然被宋军击败,但最终还是通过辽国的调停,在边境获得了不少土地。
这种灵活多变的实用主义外交,使得西夏在强邻环伺之下,得以生存并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