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工部尚书赵鼎,被崇祯寄以厚望。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此刻他感受到的,不仅是沉甸甸的重担,更是陛下那份高瞻远瞩的深远谋划。

记名追责,分设新局,广募能匠,甚至于火器研发,桩桩件件,无不指向大宋军事工业的脱胎换骨。

赵鼎深知,这是机遇,更是考验。

第二日,天光未亮,工部便已忙碌起来。

一道道加盖工部大印的榜文,被吏员们连夜抄录,并迅速送往各处。

榜文言明,工部将重金招募天下能工巧匠,凡对火器铸造、机巧制造有独到研究者,皆可携带作品或图纸,前往工部军器局面试。

榜文上赫然写着:凡被录用者,年俸可达三百贯!

此等俸禄,远超寻常匠人,甚至可与县令之俸禄相匹,足见朝廷求贤若渴之心。

榜文发出,犹如一道惊雷,迅速传遍了大宋的两京一十三省。

金陵府内,坊间巷陌,熙熙攘攘。

当工部的告示被张贴在最显眼的街角,引来无数百姓围观时,一场关于“匠人天价”的议论便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开来。

“天爷!三百贯一年?我没看错吧!”

一位正在茶馆里喝茶的账房先生,放下手中算盘,惊得差点把茶碗摔了。

他一年辛辛苦苦,也不过才赚三五十贯,一个区区工匠,竟能有如此高俸?

旁边一位老铁匠摇了摇头,眼中既有羡慕,也有不解:“三百贯,那是能买好大一块地了!我这打了一辈子铁,哪敢想这等富贵?怕不是朝廷疯了?”

“疯什么疯!”一位见识广些的读书人捻着胡须,摇头晃脑地说道,“朝廷这是要重用工匠啊!官家欲革新军械,自然要下血本!三百贯又如何?若是能造出像御营军那等神兵,莫说三百贯,三千贯也值!”

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惊叹,有人质疑,但更多的是那些身怀绝技的匠人们,心中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他们世代被轻贱,地位低下,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的技艺能得到如此重视,甚至能与士大夫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