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这番改革,不仅是对军制的革新,更是对皇权的巩固。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朝堂上,原本的窃窃私语渐渐平息。

文官们面面相觑,虽然仍有不甘,但李纲的解释,尤其是“三权分立”的制衡之说,让他们找不到可以反驳的漏洞。

若是反对,以什么理由反对?

我文官必须染指兵权?

必须力压武将?

如同天下大乱,还得靠这群臭丘八保家卫国,岂能得罪死了?

崇祯皇帝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见无人反对,笑道:“此番李相国推荐的军制改革,事关大宋百年基业,非同小可,朕决意推行此新制,以振我大宋军威!枢密院及兵部,务必依照此新制,各司其职,精诚协作,为我大宋开创万世太平!”

“臣等遵旨!”百官齐声应和,声音在殿内久久回荡。

一场改变大宋命运的军制改革,在金陵朝堂上,正式拉开了序幕。

枢密院改制后,崇祯又顺势着手地方军政革新。

以前大宋各地地方军制混乱不堪,的番号林立。

如刘延庆的镇海军节度使,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刘光世为宁武军节度使.......

将领们习惯于只效忠于自己的“军”,而非大宋的皇帝,这种私兵化的倾向,极易导致军阀割据,地方割据,成为皇权稳固和国家统一的巨大隐患。

靖康之耻前,各地军队各自为战,便是这种弊端的血淋淋写照。

崇祯皇帝对此深恶痛绝,雷厉风行地废除了这些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军”番号。

取而代之的,是以行省区域命名的军队建制。

他将王彦任命为河北军节度使,刘光世为山东军节度使,韩世忠为南京京营节度使,宗泽为东京京营节度使等。

这一改动看似只是名称的变化,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它旨在打破将领对个人私兵的掌控,将军队的效忠对象从某个将领或某个番号,直接转化为对国家区域的责任,最终统一于中央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