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三国:开局截胡何太后 > 第9章 留下关羽

曹操知道,鱼饵已经咬钩了。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接下来的话需要耗费极大的心力,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预言者般的宿命感:

“我于朦胧之中,窥见兄台未来之路,绝非坦途,反而遍布荆棘与迷雾。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兄台会陷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绝境。”

“一边,是兄台视为性命、刻入骨髓、毕生追求的‘忠’之信念,它可能指向一个更宏大、更正统的存在;而另一边,则是重于泰山、此生不负、与兄弟歃血为盟的‘义’之承诺。”

“两难之境,忠义如同水火,难以并存!无论兄台最终选择哪一边,都将是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之痛!都将在青史之上,留下无尽的争议、慨叹与……悲壮!”

他这番话,说得玄之又玄,如同谶语,却又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指未来那个让无数后人扼腕的节点——

徐州兵败,土山约三事,被迫降曹,以及日后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忠义两难困境!

他不能明说“你将来会被我军俘虏然后投降”,但这种充满暗示和同理心的“预言”,对于一个将忠义视为最高人生准则的人来说,其心灵的冲击力不亚于一场八级地震!

关羽的瞳孔骤然收缩如针尖!他那张平日里如同重枣般沉静的面庞上,肌肉微微抽动,第一次出现了无法掩饰的震惊与骇然!

仿佛内心深处某个最坚固的堡垒,被曹操这番话狠狠地撞击了一下,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他甚至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擂鼓般狂跳的声音。

“有戏!反应比预想的还要大!”曹操心中狂喜,但脸上却是一副“我完全理解你未来痛苦”的沉重表情,继续加码,语气充满了惋惜与一种“旁观者清”的洞察:

“到那时,兄台该如何自处?是恪守对某一位兄长、对一个小团体的‘小义’,而可能被迫背负上对朝廷、对天下苍生的‘不忠’之名?”

“还是选择那条看似更加艰难、更加孤独,甚至可能被世人暂时误解,却能最终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煌煌汉室社稷的‘大忠’之路?”

“窃以为,以云长兄之智慧与刚烈,届时定能做出无愧于心的抉择。但那个过程之煎熬,内心之挣扎,恐非常人所能想象,所能承受万一!”

他图穷匕见,终于将那个“看似最优”的解决方案,用一种推心置腹的方式抛了出来。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诚恳”,甚至带着一丝“不忍看你未来受苦”的关怀,紧紧盯着关羽:

“其实,云长兄,何必非要等到那进退维谷、痛彻心扉之日,方才醒悟?何必非要经历那五关六将、千里独行的磨难,才能证明你的忠义?”

他猛地伸手指向身后那沐浴在晨曦中、显得愈发巍峨雄壮的洛阳城阙,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力量:

“真正的忠义之路,其实就在眼前!就在此地!在天子脚下!在太后眼前!在这代表了大汉四百年正统的朝堂之上!”

“唯有站在这里,云长兄你这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你这满腔足以感天动地的忠义,才能真正用于正道,用于护卫这岌岌可危的汉室江山,用于拯救这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

“而非……在未来,被动地卷入那些可能层出不穷的、各路野心家借‘汉室’之名,而行割据之实的无谓纷争与厮杀之中!到那时,兄台你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你心中坚守的忠义,又该指向何方?护的是哪家的‘汉’?尽的又是哪门子的‘忠’?岂不是真正的进退失据,忠义两难?!”

这一连串的话,如同疾风暴雨,又如同黄钟大吕,一记又一记地重重敲打在关羽的心坎上。

尤其是那句“借汉室之名行割据之实”和“护的是哪家的‘汉’”,就像一把冰冷的钥匙,猛地打开了他内心深处一扇从未敢于触碰、甚至从未意识到其存在的铁门!他一直以来的信念简单而纯粹:

跟随大哥,匡扶汉室。

他从未深入思考过,这乱世之中,“汉室”这个概念可能被分化,被利用。如果……如果未来的某一天,大哥的势力与朝廷的旨意相悖呢?

如果“匡扶汉室”的理想,在实践中变成了与其他同样打着汉室旗号的军阀争夺地盘呢?(这个念头让他不寒而栗,甚至产生了一种亵渎般的负罪感,但它确实被曹操无情地植入了他思维的土壤。)

曹操看着关羽脸上那剧烈变幻的神色——震惊、挣扎、沉思、迷茫,甚至还有一丝痛苦,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像病毒一样,侵入了这位武圣原本完美无瑕的信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