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笼罩着刚刚经历了一场血腥洗礼的洛阳城。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和未能散尽的铁锈味,
往日彻夜通明的宫灯大多已然熄灭,只有零星的火把在寒风中摇曳,映照出巡夜兵士紧张而疲惫的脸庞。
曹操勒住马缰,目光锐利地扫过眼前这座略显残破,但依旧能看出往日辉煌的宫室。
这是南宫的一处偏殿,暂时未被大火波及,此刻却成了惊弓之鸟般的百官们唯一的避难所。
他翻身下马,动作间带着一种与记忆中那个“曹操”截然不同的利落与决绝。
他没有立刻去搀扶马上的何太后,而是先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
将脑海中属于陈默的那份属于现代社会的疏离感强行压下,让属于乱世枭雄的冷硬与权谋充斥心间。
他伸出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恭敬与强势:
“太后,陛下,请下马。百官应在殿内等候。”
何太后迟疑了一下,玉手轻轻搭在他覆着臂甲的小臂上,借力下了马。
她的指尖依旧冰凉,但相较于之前纯粹的惊恐,此刻多了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
她看了一眼身旁同样面色苍白、紧紧拉着她衣角的儿子少帝刘辩,又看了看眼前这个身形不算高大,却仿佛能撑起一片天的年轻将领,最终轻轻点了点头。
少帝刘辩不过十余岁,哪里经历过这等阵仗,早已吓得魂不附体,
全靠母亲和身边这位“曹校尉”才勉强维持着天子的最后一丝体面。
曹操对身后紧跟着的族弟曹仁使了个眼色,曹仁会意,立刻带着一队精锐甲士迅速控制了偏殿的入口和周边要道。
甲胄碰撞之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也宣告着此地掌控权的易主。
推开沉重的殿门,一股混杂着恐惧、焦虑和汗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殿内,数十名身着朱紫官袍的公卿大臣如同受惊的鹌鹑,挤作一团。
有的唉声叹气,有的窃窃私语,更多的则是面如土色,眼神空洞地望着殿顶,仿佛在等待末日的审判。
司徒王允,这位历史上策划了诛杀董卓大计的老臣,此刻正坐在主位附近,眉头紧锁,抚须长叹,脸上写满了忧国忧民却又无能为力的憔悴。
当曹操护着何太后与少帝刘辩踏入殿内的那一刻,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太后!”
“陛下!”
群臣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纷纷涌上前来,跪倒一片,声音带着哭腔和如释重负。
不少人偷偷打量着护驾而来的曹操,眼神中充满了惊疑、审视,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王允快步上前,老泪纵横:
“老臣无能,致使太后、陛下受此大难,罪该万死!”
他目光转向曹操,带着几分感激和更多的探究,
“孟德(曹操字),此番护驾,你功在社稷!”
曹操微微躬身,算是回礼,语气却平淡得不带丝毫波澜:
“王司徒言重,此乃臣分内之事。”
他扶着惊魂未定的何太后与少帝在临时搬来的坐榻上安坐,自己则如同最忠诚的护卫,按剑立于一侧,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他的沉默和那无形中散发出的压迫感,让原本有些喧闹的大殿迅速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感觉到,这个往日似乎有些“嬉笑放荡”的曹孟德,今夜似乎有些不同。
何太后定了定神,按照路上曹操低声嘱咐她的话,强撑着太后的威仪,开口道:
“诸位爱卿平身。此番宫闱惊变,多亏曹校尉忠勇,奋不顾身,哀家与陛下方能脱险。”
她的话音刚落,曹操向前踏出一步,朗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
“太后,陛下,诸位公卿!
宫闱之乱虽暂平,然国之大难,迫在眉睫!”
一句话,如同巨石投入死水,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孟德何出此言?”王允愕然问道。
曹操目光扫过众人惊疑不定的脸,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沉痛与凝重:
“诸位可曾想过,张让、段珪等阉宦,为何狗急跳墙,挟持太后与陛下出宫?”
不等有人回答,他猛地提高了音量,如同惊雷炸响:
“是因为他们知道,有人要来了!一个比十常侍更凶残、更暴虐、更无视朝廷法度之人!”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并州牧,董!卓!”
“董卓?”
一些大臣面面相觑,显然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董卓不是奉诏前来诛杀宦官的吗?”
“奉诏?哈哈哈!”
曹操发出一阵短促而冰冷的笑声,充满了嘲讽,
“王司徒,诸位大人!董卓乃西凉虎狼,其麾下兵卒皆如豺豹!
他拥兵数万,远离中枢,早已不服王化!
如今洛阳空虚,宦官覆灭,他引兵前来,岂会甘愿只做一个俯首听命的臣子?”
他目光如刀,直刺王允:
“若董卓入京,他会尊奉陛下?会听从太后与诸公的号令?
还是会……凭借手中利刃,行废立之事,将这煌煌帝都,变成他西凉军的猎场?!”
“嘶——”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曹操描绘的场景太过骇人,但仔细一想,却并非没有可能!
董卓的狼子野心,在其过往行径中早已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