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哲他们阻击巨型丧尸的影片被送到最高密级的武器研究所的那一刻,会议室里的空气像被按了暂停键——每个人都盯着屏幕,声音被吸走,只剩下影像里沙土的响声和金属摩擦的咔嗒。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画面很短。越野车甩着泥,郑哲他们从车顶掀出一箱又一箱武器:反器材狙击枪、狙击榴、迫击炮;又有云爆弹、白磷弹、铝热弹这样能制造极端热与烧灼效果的投放物。弹痕、焦黑的土坑、半融的衣物——一切都显得既粗糙又无力。
实战效果更残酷。地雷爆开后只震碎地面,丧尸抖了抖,像只被蚊子叮到的巨兽;反器材狙击枪打在外壳上,弹痕一圈圈,子弹弹回去了;迫击炮的炮弹炸出烟云,连阻滞巨尸的效果都没有,随后继续朝车队追来。
只有云爆弹、白磷弹、铝热弹能奏效——但也只是部分奏效。它们烧坏了丧尸的感觉系统,让那头怪物在短时间内失去追击意志,满身焦炭。但“烧坏感觉,不等于杀死”。它仍会缓慢愈合、修复,最终又站起来,像根拔不掉的树桩。
“这巨型丧尸,也太肉了吧?”有人在屏幕下低声嘟囔。
“是啊,反器材狙击枪都打不穿——什么碳基金刚?”一位工程师嘀咕,声音里有不可置信也有焦虑。
“我想知道1130近防炮,给它来一梭子能不能打穿。”另一人把视线移向弹道测试数据。
“想给它来一发导弹,看它能不能防住!”坐在角落的军工代表把话一抛,像是在试探底线。
主持会议的是东部战区司令贺星耀。屏幕反光在他眼镜片上跳动。贺司令听完汇报,眉头越皱越深:“你们说的这些武器,单件威力都远大于反器材狙击枪。但问题是——单兵带不走。”
有人接茬:“那把1130近防炮装到履带车上,开过去试试?”声音里带着一点不安的兴奋。
贺星耀淡淡一笑,像在听一个半开玩笑的方案:“好主意。我这边已经安排,让他们下次开着100式坦克和11式轮突去。两款都配105mm主炮,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要是这都敲不开丧尸的脑壳,那就……”话锋一转,语气透着玩笑,“你们设计的武器穿甲能力,可就不合格了哦。”
底下专家一阵慌乱的翻书声、键盘声。有人立刻把答案推到了极端:“105不行,那就改155。”几乎是本能的升级话语。短句抛出,像投弹,砸在每个人心头。
贺星耀沉声继续:“我已经批准单兵核火箭筒,启动大夏之前预研的单兵核火箭筒技术储备。爆炸后辐射消散快。只要控制好杀伤半径,按防护服标准来,风险可管控。”
会场瞬间静得像坟墓。有人咳嗽,有人掩嘴。一个老专家的脸色变了:“核火箭筒……这话说出口,就有点丧心病狂了。”
不等气氛降温,另一位年轻专家又把话推向实验室的尽头:“如果常规炸药不够,我们可以试全氮阳离子盐炸药、金属氢,甚至定向能、激光武器——所有可能会增加穿透与热损伤的方案都去尝试。”语速快,像在拼命把选项摆开,替大家分担决策的恐惧。
武器研究所的会议仍在继续。
密闭的会议室里弥漫着焦灼的空气,每一句话都像在刀锋上跳舞。
“金属氢能量密度够高,但控制风险太大!”
“那试试全氮炸药,爆速能上去——”
“还是激光武器吧,定向能更干净!”
一个又一个技术名词接连爆炸在空气中,像一串高温引线,闪着危险的光。
每个人都红着眼,仿佛不是在开会,而是在和死神掰腕子。
所有人都在赌:赌下一次穿越,能不能让那头巨物真正死去。
可这些,已经不再是陈默需要操心的事了。
——
傍晚,他正式收到了“休整通知”。
简单两个字,却像从战场抽身的通行证。
军用运输机在罗布泊的沙漠上滑行,黄沙卷起,发动机轰鸣。
陈默背着行囊登机时,天边正燃着一抹金红的霞光。
陪同他登机的,是熟悉的四人——秦昕玉、雷霆小队的队长郑哲,以及他的两名队员。
机舱震动,机身缓缓爬升。
窗外的沙丘被夕阳拉成长影,
一片荒芜的金色海浪,一层层退去。
“终于,可以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了。”陈默轻声感叹,语气里带着久违的松弛。
秦昕玉转头,嘴角微弯:“这次,不用思考世界的存亡,好好享受。”
郑哲靠着舱壁,双臂交叉,眯眼笑道:“你啊,好好放松一下,别再想着怎么那些怪物了。”
陈默笑了笑,没有多说,只是握紧了手里的资料和一张折过好几次的地图。
他知道,那一头的世界还在等他。
但此刻,他想先活在这一头。
他们的第一站——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