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穿书民国开蛋糕店 > 第179章 鸡蛋糕

秋意渐浓,对街的梧桐树叶片片染上金黄。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孟书媛在《她字报》上发表了将《消失的爱人》改编成舞台剧的计划后,瞬间收获了学生群体的热烈支持。

学生们的喜爱格外纯粹,不少人主动找上门,哪怕只是演个没有台词的路人,就算分文不取也心甘情愿。

一时间,孟书媛和顾彦两人忙得脚不沾地,成日在剧院待着排练。

即便如此,她仍没忘了惦记姜弘瑶,特意托人送来舞台剧七日之后的十张门票,诚意满满。

另一边的甜姜西饼店,随着天气转凉,奶油甜品系列正式上线,三色奶油小方、醇香浓郁的咖啡卷心蛋糕、带着清新茶香的抹茶卷与红茶卷,还有裹着酥脆外皮的香草奶油泡芙,一亮相就引爆了客流小高峰。

哪些夫人太太们纷纷托门房前来采买,年轻的小姐们则按捺不住好奇,结伴上门挑选。

就连放学的学生们,也会攥着零花钱飞奔而来。

可惜热门的蛋糕常常早早售罄,他们大多只能抢到最后几份奶油泡芙,可即便如此,也没人气恼。

小巧的泡芙咬在嘴里,奶油瞬间在舌尖化开,甜香漫满口腔,一口一个的满足感,足以驱散所有小失落。

值得一提的是,夏日热销的冰淇淋球依旧坚守着柜台,成了不少人 “反季解馋” 的心头好。

而冰奶茶则应季下线,只留下珍珠奶茶、茉香奶绿、芋泥牛乳这几款温热的经典款。

姜弘瑶看着络绎不绝的客人,心里又盘算起了新主意。

天气越来越干,不如再添些清燥润喉的饮品?

蜂蜜柚子茶和橘子糖水就很合适。

说做就做,她已经买好了一大罐醇厚的蜂蜜,眼下就差新鲜的柚子和橘子了。

姜弘瑶决定去南市的宽叔那里挑果子做罐头,再顺便看看阿大他们几个孩子。

算算日子,已经很久没去了,也不知道那几个小家伙个子是不是蹿高了些?

出发前,姜弘瑶让悠悠往竹篮里装了不少老式鸡蛋糕和牛奶饼干, 这些都是舅舅杂货铺最近卖得红火的新吃食。

前一天刚新做了一批,舅舅还没来得及来拿,她便先取出一些。

又转头叮嘱春玲:“下午要是有空,再做些鸡蛋糕补到柜台上,免得客人跑空。”

春玲连连点头应下,眼底藏着笑意,自家弟妹最稀罕这鸡蛋糕,昨天她带了些回去,弟妹们一天吃两个能高兴一天。

姜弘瑶又想起什么,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三本孟书媛送来的《西游记》小人书。

上次给阿琳和阿草各送了一本,两个小丫头宝贝得不行,连睡觉都要放在枕头边。

连带着阿琳的同窗们也被勾起了兴趣,特意去买了不少。

这次正好给阿大、阿狗、阿粮三个也带一本,不识字没关系,看看画也行。

接着又拿了一份刚到的新《青年刊》,塞进布包里,手里提着装着吃食的网兜,便朝着南市出发了。

此时的傅云州,又翻起了《青年刊》。

他小时候只断断续续读了几本书,勉强识得一些字,后来为了生计,早早跟着人学打渔、扛货,日子过得忙碌又粗糙。

难得有空闲时,就蹲在街角听评书先生讲《水浒传》《三国演义》,算是为数不多的消遣。

再后来,江边逃荒的人越来越多,满大街都是忍饥挨饿的乞儿,他不忍心拼命干活,后面听评书的时间就少了。

这份《青年刊》,是阿瑶特意送给他看的,也是他许久以来第一次静下心来读的书。

书里不少内容他都看得似懂非懂,可那些新奇的科学常识、闻所未闻的地理知识,却像打开了一扇新窗户,让他觉得新鲜又有趣。

还有那些白话文小说,语言直白生动,读起来一点不费劲,里面讲的故事更是让他入了迷。

有时候读完,他还会坐在竹床边发呆,原来日子不只是打渔、扛货,人可以有很多条路,外面的世界也很大。

这天一早忙完活计,傅云州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起身靠在竹床上,又把那本《青年刊》拿了出来,举在手里看。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跑动声,他竖起耳朵一听,就听出是阿大几个小子的脚步声。

刚从床上下来,就见门口站着一道熟悉的身影。

姜弘瑶穿着一身淡紫色绣花旗袍,领口和袖口绣着细碎的兰花纹,衬得她身姿窈窕。

晨光从她身后洒进来,给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却丝毫遮不住她那双盛着星光似的眼睛。

傅云州的心猛地一跳,一时间竟忘了该作何反应,只愣愣地看着她。

不等他回神,姜弘瑶已经笑着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阿大、阿狗、阿粮三个孩子。

三个小子一进门就高声喊着:“傅哥!姜姐姐来了!”

不大的屋子瞬间被挤满,空气中似乎都飘着姜弘瑶身上淡淡的花香,混着她带来的鸡蛋糕的甜香,让傅云州的心跳更乱了。

他喉结悄悄滚动了一下,定了定神,才有些怔仲地开口:“阿瑶,你怎么来了?”

姜弘瑶笑着把手里的网兜往桌上一放,“我要去宽叔那儿买果子,顺便来看看你们。”

说着便打开网兜,露出里面的鸡蛋糕和饼干,又朝着三个孩子招手:“阿大,你们先去后院洗洗手,回来再吃。”

阿大脆生生地应了一声,拉着阿狗和阿粮就往后院跑,脚步声、笑声混在一起,热闹极了。

这阵动静,正好把里屋的丁子勇给闹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