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时空摆渡人 > 第四章 渐冻症男孩的 “妈妈”

实验室的晨光还没褪去,林峰就把改良后的纳米修复液装进了保温箱。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箱壁贴着新换的温控贴,显示当前温度 8℃,刚好符合试剂保存要求。李津站在旁边,正把检测报告塞进白大褂口袋,指尖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淡紫色试剂,像不小心染上的晚霞。“陈阳说,郊区的路不好走,我们得早点出发。” 她把装着注射器的消毒盒放进背包,拉链拉到一半,又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两盒儿童钙片,“小宇六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或许用得上。”

林峰看着她手里的钙片,忽然想起母亲化疗后总说腿软,上次回家也该给她带点的。“我来拎保温箱吧,沉。” 他接过李津手里的箱子,金属提手还带着实验室空调的凉意,“张姐昨天发消息说,小宇最近总失眠,晚上要抱着旧玩偶才能睡着。”

两人坐公交去郊区,秋风吹得车窗玻璃嗡嗡响。车窗外的梧桐叶黄了大半,一片片飘落在路边的稻田里,把绿色的稻穗染得带了点金。越往郊区走,房子越矮,路边的小卖部渐渐多了起来,门口挂着红底黄字的 “便民超市” 招牌,有的还摆着摊卖自家种的橘子,橙黄色的果子堆在竹筐里,看着就甜。

“还有两站就到了。” 李津指着窗外,远处能看见一排小平房,屋顶盖着红瓦,有的瓦片缺了角,露出里面的灰泥。最尽头的那间房门口挂着个旧风铃,是用矿泉水瓶剪成的,风一吹就 “叮铃” 响,声音有点哑,却透着生活的细碎暖意。

下车后,两人踩着石子路往前走。路边的排水沟里积着雨水,混着落叶,散着淡淡的土腥味。张姐早就站在门口等了,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袖口磨出了毛边,头发用一根黑色皮筋扎在脑后,发尾有点分叉。看见林峰和李津,她赶紧迎上来,手里还攥着块干布,像是刚擦完桌子:“你们可来了,小宇早上醒了就问‘医生姐姐什么时候来’。”

走进屋里,一股煤烟味混着中药味扑面而来。房子很小,只有一间卧室和一间厨房,客厅被改成了小书房,靠墙摆着个旧书架,上面放着小宇的课本和几本童话书,书脊都用透明胶带粘过。最显眼的是墙上的奖状,“小宇同学,荣获 2023 年幼儿园绘画比赛一等奖”,画的是个笑脸太阳,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 “送给妈妈”。

小宇躺在床上,盖着条印着小熊图案的薄被。他的脸有点苍白,嘴唇却很红,眼睛亮得像浸在水里的星星,正盯着天花板上的氢气球 —— 那是个奥特曼造型的气球,气快漏完了,蔫蔫地飘在半空。听到脚步声,他慢慢转过头,目光落在林峰手里的保温箱上,嘴角轻轻动了动,像是想笑,却没力气。

“林医生,李医生,你们真的能治好小宇吗?” 张姐把小宇小心地抱起来,动作轻得像怕碰碎玻璃。男孩的身体软得像没有骨头,头靠在张姐怀里,胳膊自然垂着,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张姐的声音有点发颤,眼眶红了,却强忍着没掉眼泪,“我们去了好多医院,医生都说... 都说没办法,可我不想放弃,他才六岁啊。”

李津走过去,蹲在床边,轻轻握住小宇的手。男孩的手很小,指尖有点凉,掌心却带着汗。“我们会尽力的。” 李津的声音很温柔,像秋天的风,“这是纳米机器人修复液,淡蓝色的,像小宇画里的天空。” 她从消毒盒里拿出注射器,把保温箱里的修复液吸进去 —— 淡蓝色的液体在注射器里泛着微光,顺着管壁往下滑,像流动的星星。

“小宇不怕,就像被蚊子叮一下,很快就好。” 林峰站在旁边,从口袋里拿出个橘子味的棒棒糖,剥掉糖纸递过去,“乖,弄完了就能吃这个。” 小宇看着棒棒糖,眼睛亮了些,慢慢张开嘴,却没力气咬,只能含在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点。

注射的时候,小宇真的没哭。他紧紧抓着张姐的衣角,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睛却一直盯着李津的动作,像在给自己打气。李津的动作很轻,针头扎进小臂时,小宇只是皱了皱眉,没哼一声。张姐别过头,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再转回来时,脸上已经带着笑:“小宇真勇敢,比妈妈还勇敢。”

注射完,李津坐在床边,握着小宇的手,每隔五分钟就测一次他的脉搏。林峰站在书架旁,翻看着小宇的画本 —— 里面画满了妈妈,有做饭的妈妈,有洗衣服的妈妈,还有抱着他去公园的妈妈,每幅画下面都写着 “我爱妈妈”。最末一页画的是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手里拿着针管,旁边写着 “希望医生姐姐治好我,我想给妈妈捶背”。

半小时后,小宇的手指突然动了一下。

那动作很轻,像是无意识的抽搐,却被一直盯着的张姐瞬间捕捉到。“小宇!” 张姐的声音发抖,眼泪 “唰” 地掉下来,滴在小宇的手背上,“再动一下,给妈妈看看,好不好?” 她握着小宇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去,声音里满是期待和紧张。

小宇的眼睛看着张姐,慢慢抬起手。一开始只是指尖微微抬起,接着是手掌,然后是胳膊 —— 虽然只抬了几厘米,却像举起了整个世界。他的嘴唇动了动,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妈妈... 抱。”

张姐再也忍不住,抱着小宇哭了起来。眼泪打湿了小宇的衣服,她却不管,只是紧紧抱着儿子,像是怕一松手他就会消失。“哎,妈妈抱,妈妈抱着呢。” 她的声音哽咽着,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小宇能抬手了,我的小宇能抬手了!”

林峰和李津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都红了眼。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小宇的手上,把淡蓝色的血管照得很清晰。“这就是我们做科研的意义,对吧?” 李津轻声说,声音有点哑,她的指尖不小心碰到林峰的手,像触电一样赶紧缩回去,耳尖悄悄红了。

林峰点点头,心里暖暖的。他想起父亲的笔记里写着 “科研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生命都有尊严”,现在他终于懂了这句话的意思。

接下来的一周,他们又接了个案例 —— 肺癌晚期的张爷爷。

张爷爷住在科研所附近的老小区,是个退休语文教师,家里摆满了旧书,连沙发上都堆着几摞《西游记》。他的头发全白了,却梳得很整齐,戴着副老花镜,即使连翻书的力气都没有,也总把书放在床头,说 “闻着油墨味就安心”。

第一次去的时候,张爷爷正靠在床头,看着天花板发呆。他的女儿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水杯,眼圈红红的:“医生说最多还有一个月,可我爸还没看完最新版的《西游记》呢,他说想知道编辑有没有改‘三打白骨精’的细节。”

李津给张爷爷注射纳米修复液时,老人很平静,还笑着说:“小姑娘,你这针管里的液体真好看,像我小时候在乡下看见的星空。” 注射完,他试着抬手,虽然只能碰到书页,却已经很满足了:“能碰着书,就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