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晨光比往日更为柔和,渭水河面泛着粼粼波光,将河畔的青石板映照得格外清亮。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姜子牙提前半个时辰便已在此等候,他身着一身素色布衣,手中握着那柄精心修缮的直钩鱼竿,杆身的垂柳木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编织的握把纹路清晰,直钩上的金属冷光与河面的波光交相辉映,透着一股 “钓天下” 的从容气度。
他没有像上次初遇时那般刻意摆出 “直钩钓鱼” 的姿态,而是将鱼竿斜靠在青石板旁,自己则坐在石板上,闭目养神。实则在意识中与系统沟通,再次确认姬昌的动向:“系统,更新姬昌当前位置与随行人员信息。”
淡蓝色的信息框迅速在脑海中展开:“目标人物:姬昌(西伯侯),当前位置:距离渭水河畔约三里,预计一刻钟后抵达;随行人员:谋士散宜生、护卫队长南宫适,及五名贴身护卫,未携带大规模随从,显露出对此次会面的重视与信任;当前状态:情绪稳定,期待与宿主深入交流天下局势,已提前备好西岐政务相关文书,便于探讨具体对策。”
姜子牙微微颔首,心中有数。他睁开眼,目光投向西方的官道 —— 那里是姬昌车队前来的方向。不多时,远处传来一阵沉稳的马蹄声与车轮滚动声,没有喧嚣的仪仗,只有一队简约的车马缓缓驶来,与他通过系统预判的场景完全一致。
车队在距离青石板十步远的地方停下,帷幔被轻轻掀开,姬昌身着一件深蓝色锦袍,腰束玉带,步伐稳健地走下车。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落在姜子牙身上时,多了几分真切的期待,而非初次见面时的试探。
“先生久候了!” 姬昌快步上前,对着姜子牙拱手行礼,语气诚恳,“这三日来,姬昌时常想起先生上次所言,对天下局势的剖析,对西岐发展的见解,字字珠玑,让姬昌受益匪浅。今日能再与先生会面,实乃幸事。”
姜子牙起身回礼,语气温和却不失沉稳:“西伯侯客气了。渭水河畔能得侯亲至,才是在下之幸。此处视野开阔,可俯瞰渭水全景,侯若不嫌弃,咱们便在此处闲谈。” 他侧身指了指身旁的青石板,上面早已铺好一块干净的粗布,是他清晨特意从储物空间中取出的。
姬昌欣然应允,在青石板上坐下,散宜生与南宫适则站在两人身后几步远的地方,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既不打扰两人交谈,又能确保姬昌的安全。姜子牙通过 “洞察术” 扫过两人,信息框显示:散宜生 “对宿主信任度提升至 70%,期待宿主提出具体施政方案”;南宫适 “对宿主实力仍存疑虑,但认可宿主对黑风寨的预判,愿观察后续表现”。
“先生手中这柄鱼竿,似乎与上次所见有所不同?” 姬昌的目光落在斜靠在一旁的直钩鱼竿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上次见面时,他便注意到这柄直钩鱼竿的特别,今日细看,更觉其工艺精巧,握把的编织纹路、杆身的打磨光泽,都透着匠心。
姜子牙顺势将鱼竿拿起,递到姬昌面前,笑着解释:“侯好眼力。前几日闲暇时,在下对鱼竿做了些修缮 —— 用三年生垂柳柳条编织握把,既能贴合掌心,又耐磨损;用砂岩与皂角反复打磨杆身,去除木纹凸起,更显温润;直钩虽未更换,却也重新淬火,增加硬度。此钩虽直,却藏‘钓天下’之志;此竿虽简,却含‘安黎民’之心。”
姬昌接过鱼竿,指尖轻轻抚过握把的纹路与杆身的光泽,心中对姜子牙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 此人不仅有谋略,还能从细微之处见真章,连一柄鱼竿都能赋予如此深意,足以见其胸怀与格局。“先生此心,姬昌明白。” 姬昌将鱼竿递还给姜子牙,语气郑重,“西岐虽有民心,却缺良策;虽有士兵,却少谋略。如今朝歌暴政日甚,诸侯各怀心思,西岐若想在乱世中立足,进而为天下百姓谋太平,还需先生多多指点。”
姜子牙见姬昌坦诚相邀,不再绕弯子,直接切入正题:“侯既有此心,在下便直言。当前天下局势,可用‘乱’与‘盼’二字概括 ——‘乱’在商纣沉迷酒色,鹿台耗资巨万,百姓徭役繁重,东夷叛乱不止,朝歌兵力空虚却仍对诸侯苛责;‘盼’在诸侯皆盼明君,百姓皆盼太平,西岐因侯仁政,已成为天下民心所向之地。只是西岐若想抓住此机遇,还需解决三大难题。”
“哦?哪三大难题?还请先生明言。” 姬昌身体微微前倾,神情专注,显然对姜子牙的分析极为重视。
姜子牙伸出三根手指,逐一说道:“第一,粮食储备不足。西岐虽土地肥沃,但农耕技术仍有欠缺,农具老旧、灌溉不便,若遇天灾或战事,恐难支撑长久。第二,兵力部署分散。西岐士兵多驻守边境,内部防御薄弱,且缺乏系统训练,若黑风寨山贼或其他势力突袭,难以快速应对。第三,情报闭塞。对朝歌的动向、诸侯的态度、东夷叛乱的进展,西岐都缺乏及时准确的情报,易陷入被动。”
这番话精准地戳中了西岐的要害,姬昌忍不住点头感叹:“先生所言,句句切中要害!这些问题,姬昌与百官也时常商议,却始终未能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先生既有此见地,想必已有应对之策?”
姜子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储物空间中取出两个布囊,放在青石板上。他打开第一个布囊,里面装着几样东西:一张改良农具图纸、一小袋渭水银鱼干、一小包粟米种子。“侯请看,这是在下为解决粮食问题准备的几样东西。”
他先拿起改良农具图纸,展开在青石板上,指着上面的图样解释:“这是改良后的锄头、播种器与灌溉工具 —— 锄头加宽刃口,深耕时可省力三成;播种器按行距设计,能保证种子均匀分布,提高发芽率;灌溉工具采用竹管连接,可将河水引入田间,减少人力消耗。若西岐能推广这些农具,再指导百姓选育良种(如这袋粟米种子,产量比普通种子高两成),同时兴修水渠,粮食产量定能在一年内提升三成以上。”
接着,他拿起装有银鱼干的布囊,递给姬昌:“这是渭水特产的银鱼干。每年初夏,渭水都会有鱼汛,银鱼产量极高。若组织百姓捕捞银鱼,用盐巴腌制晾晒后储存,既能作为百姓的储备粮食,又能作为西岐的特产,与周边诸侯交易,换取其他物资。”
姬昌拿起一块银鱼干,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淡淡的咸香扑鼻而来。他曾听闻渭水银鱼美味,却不知还能如此保存,心中顿时有了思路:“先生此计甚妙!西岐沿渭水区域广阔,若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粮食储备问题定能大大缓解。只是兴修水渠、推广农具,需耗费不少人力物力,西岐当前的财力恐难支撑。”
“这便涉及到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 兵力与财力的结合。” 姜子牙说道,“在下建议推行‘农兵合一’制度:平时百姓务农,农闲时集中训练,既不影响农耕,又能提升士兵战斗力;同时,让士兵参与水渠修建与农具制作,按劳分配粮食,既减少人力成本,又能增强士兵与百姓的联系。此外,可减少西岐王室不必要的开支,将资金多用于农耕与军事,侯以为如何?”
姬昌闻言,眼前一亮:“‘农兵合一’,既解决兵力训练问题,又节省开支,还能推动农耕,先生此计一箭三雕!只是情报闭塞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姜子牙打开第二个布囊,里面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封面写着 “情报网络构建方案”。他将小册子递给姬昌,说道:“这是在下草拟的情报网络方案。可从西岐士兵与村民中选拔忠诚可靠之人,训练成情报员,派往朝歌、崇国、芮国等关键地区 —— 朝歌情报员主要监视商纣与奸臣动向;崇国情报员收集崇侯虎的军备与外交情况;芮国等周边诸侯情报员了解其对西岐的态度;渭水沿岸情报员则监视黑风寨与其他山贼势力。情报员通过暗号传递信息,每月汇报一次,紧急情况可通过特殊信号快速传递。”
姬昌仔细翻阅小册子,里面详细记载了情报员的选拔标准、训练方法、暗号系统与汇报机制,甚至连情报员的伪装身份(如商人、农夫、工匠)都一一列明,考虑得极为周全。“先生考虑如此细致,姬昌佩服!只是情报员训练与情报网络构建,需专人负责,西岐目前暂无合适人选,不知先生可有推荐?”
姜子牙微微一笑:“侯若信任,在下愿暂代此职。待选拔出合适的情报员后,再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确保情报网络能尽快运转。此外,关于黑风寨,在下也有一计 —— 可利用情报员摸清黑风寨的兵力部署与劫掠规律,再派南宫适将军率领训练后的士兵,设下埋伏,一举将其剿灭,既除后患,又能提振西岐军民士气。”
一直站在身后的南宫适听到提及自己,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若先生能提供黑风寨的准确情报,末将愿率军前往,定将山贼全歼!” 他之前对姜子牙的实力存疑,但此刻听到姜子牙对情报与军事的结合规划,条理清晰,可行性强,心中的疑虑已消去大半。
姬昌见南宫适也认可姜子牙的方案,心中大喜,当即说道:“好!就依先生之计!粮食、兵力、情报三大难题,先生都有应对之策,西岐有先生辅佐,如虎添翼!姬昌今日便正式邀请先生前往西岐,担任西岐客卿,主管军政要务,参与所有政务会议,不知先生是否愿意?”
姜子牙心中清楚,这是主线任务 “前往西岐,成为西伯侯姬昌的谋士” 的关键节点。他郑重起身,对着姬昌拱手行礼:“侯仁政爱民,心怀天下,在下愿效犬马之劳,辅佐侯兴西岐,安天下!”
就在此时,系统的机械音突然在姜子牙脑海中响起,带着明显的 “任务触发” 提示:“检测到宿主获得姬昌正式邀请,且达成‘提出西岐三大难题解决方案’‘获得散宜生、南宫适认可’两个附加条件,主线任务‘前往西岐,成为西伯侯姬昌的谋士’正式激活!任务奖励:1. 修为提升至修士境初期(灵力:100/200);2. 解锁系统功能‘谋略推演’(可模拟不同施政方案的实施效果,预测事件走向);3. 声望值增加 500 点(当前声望值 610 点);4. 获得‘西岐客卿’身份认证,可自由出入西岐王宫与军营。”
姜子牙能清晰地感觉到,丹田处的灵力如同潮水般涌动,原本 15/100 的灵力值瞬间飙升至 100/200,体内经脉也变得更加宽阔,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感传遍全身 —— 这便是修士境初期的修为,虽然只是修行之路的起步,却意味着他从此拥有了真正的修行者实力,不再是之前的凡人境。
“先生为何突然沉默?可是还有顾虑?” 姬昌见姜子牙许久未说话,不禁有些担忧地问道。
姜子牙回过神,笑着摇了摇头:“侯多虑了。在下只是想到即将前往西岐,能与侯一同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心中感慨罢了。不知侯计划何时启程返回西岐?”
“事不宜迟,今日便走!” 姬昌说道,“马车早已备好,先生可即刻上车,咱们一边赶路,一边继续商议后续对策。另外,先生之前提及要帮磻溪村王婆婆寻找其子王大牛,姬昌已让人提前传信给西岐兵营,待咱们回去后,便可查询王大牛的下落,定不让先生失信于村民。”
姜子牙心中一暖,姬昌不仅重视他的谋略,还记挂着他对村民的承诺,如此仁君,值得辅佐。“侯如此细心,在下感激不尽。”
随后,姜子牙与姬昌一同起身,向散宜生与南宫适示意。散宜生连忙上前,为两人引路;南宫适则指挥护卫,收拾好东西,准备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