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 第101章 勾勒未来的轮廓(下)

优先级清单的确定,如同明确了战役的主攻方向。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接下来的工作,是为每个主攻方向制定具体的“作战方案”,即攻关路径建议。这需要将宏观的判断,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技术路线和组织方式。

赵四将第一、第二优先级的七个方向作为重点,小组五人再次分工,每人负责深入研究一到两个方向,查阅更多专业文献、技术标准,并尝试联系部内资料库中可能涉及的科研单位或专家信息,进行初步的“纸上谈兵”式的推演。

他自己则统揽全局,并重点构思那些最具战略意义且技术跨越性较大的方向。

半个月后,小组再次围坐在一起,汇总各自的初步成果。

陈继业负责“高性能合金钢冶金质量提升”,他整理了一份详尽的报告:“攻关核心在于冶炼和热加工环节。”

“建议路线:一是重点攻关电炉冶炼加炉外精炼技术,降低气体和夹杂物含量;二是推广连铸技术,改善铸坯均匀性;三是研究控轧控冷工艺,优化微观组织。”

“建议以鞍钢、上钢三厂、北满特钢等为重点,联合钢铁研究院、金属所,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质量追溯和评价体系。”

赵四补充道:“要特别强调轴承钢和齿轮钢的接触疲劳、弯曲疲劳寿命作为关键考核指标。可以考虑设立专项质量攻关组,对标国际先进标准。”

王永革负责“特大/重载轴承可靠性技术”,他的建议更侧重于应用和系统集成:“光轴承厂使劲不行!得拉上使用大户,比如一重、二重、矿山机械厂、港口机械厂,成立‘产学研用’联合体。”

“统一设计选型规范,制定严格的安装、润滑、维护规程,开发简易在线监测装置。轴承厂重点攻关钢材纯净度、热处理变形控制、滚子对数曲线优化。”

赵四点头:“这个思路对头。可靠性是‘用’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建议在报告里明确,将此方向作为‘全链条可靠性管理’的试点。”

对于“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赵四亲自执笔提出了一个分阶段的发展蓝图:

“近期(1-3年):组织骨干机床厂(如沈阳第一机床厂、昆明机床厂)对现有进口高精度坐标镗床、齿轮磨床进行测绘仿制和技术消化,重点突破精密主轴(动静压轴承)、高精度滚珠丝杠、光学分度头等关键功能部件的稳定制造。同时,在重点研究所(如北京机床研究所、上海机床厂研究所)建立精密加工工艺试验平台。

中期(3-5年):攻关简易数控系统(如步进电机驱动、光栅尺反馈)在精密机床上的应用,提高自动化水平。布局超精密加工技术基础研究,如金刚石刀具刃磨、超精密空气主轴、恒温恒湿环境控制。

长期(5年以上):瞄准激光陀螺、红外探测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等尖端领域需求,发展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超精密加工能力。”

他特别指出:“此方向需要持续投入,建议列为国家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方向,设立持续性专项支持。”

关于“电子元器件高可靠封装、散热及寿命评价”,结合邵工父子的经验和未来信息,赵四提出了建立“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保证体系”的构想:

“核心是建立从材料、设计、工艺到筛选、考核的全过程控制。建议以第七电子管厂、华北电子管厂等为基地,联合中科院电子所、清华大学,重点研究:

陶瓷-金属封装技术、内引线键合可靠性;

强制风冷、液冷等高效散热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