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从第一次登门开始,就已经是正规流程了。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五八年九月初的一个周末,天色澄澈如洗。

何雨柱站在东跨院的葡萄架下,看着陈永贵和何大清一前一后走进院子。

陈永贵穿着笔挺的中山装,何大清则换了身崭新的蓝布褂子,连纽扣都扣得一丝不苟。

“都准备好了?”陈永贵环视院子,目光在收拾得井井有条的花圃上停留片刻。

何雨柱点点头,提起早已备好的礼盒:两坛绍兴老酒,四色点心,还有一方用红纸包着的徽墨。

东西都是他精心准备的,在两辈子第一次人生大事上,没有任何马虎。

跑遍了好几处地方,才弄到那方墨,花费倒是小事。

何大清伸手替儿子整了整衣领,动作有些笨拙,却透着难得的郑重:

“到了林家,少说话,多听陈处长安排。”

三人出了院子,早有辆黑色伏尔加等在胡同口。

车子驶过什刹海,水面泛着粼粼金光。

到了林家小院,林父林母早已候在门口。

林父今天特意刮了胡子,林母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陈处长,劳您大驾。”林父上前一步,与陈永贵握手。

“应该的。”陈永贵微笑还礼,“柱子这孩子,我看着长大的。”

众人进屋落座。堂屋正中的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茶水果碟。

林雪音端着茶盘进来,看见这阵仗,脸颊微红,斟茶的手却很稳。

陈永贵接过茶杯,开门见山:

“今天登门,是为了柱子和雪音的婚事。两个孩子情投意合,我们做长辈的,也该把这事定下来了。”

林父点点头,看向何大清:“何师傅的意思?”

何大清搓了搓手,略显拘谨:“我们何家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该有的礼数一定周全。柱子的为人,陈处长最清楚。”

“雨柱在部里表现很好。”

陈永贵接过话头,“政治上可靠,业务上也拔尖。更重要的是,这孩子踏实,懂得过日子。”

林母轻轻推了推林父。

林父会意,开口道:“我们林家也不是讲究排场的人家。只要两个孩子好,其他的都好说。”

这时,何雨柱站起身,将礼盒轻轻放在桌上:“伯父伯母,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林父打开礼盒,看见那方徽墨,眼睛一亮:“这可是老胡开文的?”

“是。”何雨柱答道,“听说伯父喜欢书法。”

林父拿起墨锭仔细端详,指尖在“超顶烟”三个字上摩挲:“难为你找到这个。”

陈永贵适时开口:“柱子知道二老疼爱雪音,他在这里表个态,往后一定会好好待雪音。”

何雨柱转向林父林母,语气诚恳:“请伯父伯母放心。”

林母看了眼站在门边的女儿,林雪音轻轻点头。

林母这才笑道:“既然两个孩子都愿意,我们做父母的,自然是成全。”

何大清明显松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红封:“这是我们的心意,按老礼数,该有的都有。”

林父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陈永贵见状,知道事情已成,便道:“既然双方都没意见,我看可以把婚期定在国庆。新社会新事新办,意义也好。”

“国庆好。”林父点头,“正好雪音她舅舅从上海回来。”

众人又商议起具体事宜。

何大清表示酒席就摆在四合院里。

林母提议一切从简,不要铺张浪费。

说到聘礼时,何雨柱开口:“我准备了一对上海牌手表,还有一辆自行车。”

林父摆摆手:“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只希望你们把日子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