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老太太被“处理”后,易中海显得非常烦躁!也低调许多。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易中海本身并不聪明,很多事情都是聋老太太耳提面命的,他的水平只能算半吊子。
或者说,离开了聋老太太的指点,他根本什都不是。
为什么?没有引路人了,没有军师了。
他能当上管事大爷完全就是因为这个院里大部分都是轧钢厂的。
别的原因也有,但不多。
看他技术好,在车间有点分量的面子上,才会听从他那些所谓的“大道理”。
这也只是时代的缩影,毕竟那个时候的文化水平真的不高,七八十年代我们还在办扫盲班呢。
但凡是个现代人穿越过去,只要自己不作死,易中海根本没办法拿捏穿越者。
你说工作?别的师傅就不需要徒弟了?整个四九城就只有一个轧钢厂可以进了?
再说了,只要识字,钳工知识在四级之前,都很简单。四级才是个分水岭。
贾东旭死的时候估计应该是四级,愿意接受反驳,留言。死因也存疑。
易中海变得愈发沉默,55年工资又调整回来了,现在他的工资应该是60-70,贾东旭的下调了,还是三十多。
引得贾张氏骂骂咧咧的,但是没有办法。
只能加点班多做点鞋子,何雨柱还找她定做了几双呢,也不贵挺好穿。
跟她们家暂时没什么矛盾,没必要到处搞得都是敌人,何雨柱还想提醒早点转户口,但是,算了,尊重他人命运。
平时秦淮如带着棒梗,做家务,洗一家的衣服。
这个时候的秦淮如还没有天天霸占公用水池,天天在工人下班的时间洗衣服。
没什么必要,表演给谁看?
养老联盟直接无了一个定海神针,备胎何雨柱早就脱钩。
易中海麻爪是正常的,此时他在院里威望一般。
可能还比不过何雨柱,人家起码是个科长,工资收入全院第一。
不过何雨柱年纪才20,也不愿意管理这些,不然还要三个大爷干什么?
早被院里人推翻了,整天人五人六的。
说实话现在是阎埠贵还没那么过分,没做到后面雁过拔毛的份上。
不然何雨柱也干他!
何雨柱懒得理这些,民政局刚好有个任务,需要出个差。
就是个简单任务,副科以上就能交接完毕。
何雨柱想补充点空间特产,揽下了这个活。
八月的羊城热浪袭人,何雨柱走出火车站时,额角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
这边是湿热,但经商环境应该比内地要强。
这趟来广州对接社会福利档案的公务很轻松,他有充足的时间办自己的事。
招待所的房间带着南方特有的潮湿气息。
何雨柱放下行李,站在窗前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市。
街边的骑楼下,小贩们用粤语吆喝着,空气里飘着海产和热带水果混合的独特气味。
第二天上午就办完了正事。
何雨柱信步走进一家老字号茶楼,点了虾饺和肠粉。
邻桌几位老茶客的闲聊引起了他的注意。
"最近珠江口的黄脚立正肥美。"
"斗门的膏蟹也不错,这时候最当季。"
何雨柱默默记下这些名字。
结账时,他特意向掌柜打听哪里能买到这些特产。
"去黄沙市场吧,"掌柜很热情,"那边海鲜最全,不过要会挑才行。"
何雨柱自无不可,想办法坐车过去吧。
黄沙市场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海腥味。
何雨柱在一个摊位前停下,玻璃池里游动着一种通体银白的鱼,鳍尾透着淡淡的黄色。